懷揣夢想投身微生態藥品研創,成功分離出我國第一株藥用酪酸梭菌并實現產業化,一舉打破日本在微生態制藥方面的壟斷,他就是青島東海藥業董事長、醫用微生態制品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崔云龍,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酪酸菌之父”。從潛心研制微生態藥品的科學家,到產業化發展的企業家,再到人體微生態健康理論的科普推廣者,崔云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國民的健康長壽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創新突破,分離出我國第一株藥用酪酸梭菌
二十多年前,抗生素在國內被廣泛用于抗感染疾病,而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人體菌群失調、產生耐藥性,使得一些慢性腹瀉患者、腸激綜合征患者不但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的甚至發展為腸癌,嚴重影響了國民的健康與長壽。
“當時國際上認為慢性腹瀉、腸激綜合征與腸道菌群失調密切相關,但當時的微生態藥品由于菌種落后、技術落后導致療效很差,既不能耐胃酸,也不能常溫儲運。”為此,崔云龍暗下決心:“一定要依靠自主創新,開發出耐胃酸、能夠長期儲運且有特殊功效的新一代微生態藥品。”
懷著“讓廣大人民健康長壽”這一美好愿景,1996年,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崔云龍放棄了“金飯碗”,四處籌措資金,聯合十幾位志同道合的科學家,從北京阜成路中學租賃了三間實驗室,創建了北京普爾康醫藥高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潛心創研新一代能夠替代抗生素、消除腸病及并發癥的微生態藥品。
經過研究,崔云龍團隊發現,腸道黏膜的再生修復需要酪酸,而酪酸的產生需要酪酸菌,長期的酪酸缺乏就會使得腸道“弱不禁風”。“于是我們就把目標鎖定在酪酸菌上,但要找到這種嚴格厭氧菌是很艱難的。”崔云龍說道。功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崔云龍帶領團隊成功分離出我國第一株藥用酪酸梭菌CGMCC0313.1,并得到了國家的審批。
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這個成果讓崔云龍團隊沸騰了。“成果被批準的當天晚上,我們舉行了一個慶功晚會,雖然當時條件很簡陋,但大家都喝醉了。”
攻堅克難實現產業化,造福廣大慢性腹瀉患者
“萬里長征這只是第一步,要研究成功一個藥品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崔云龍說道,分離出藥用酪酸梭菌只是第一步,想要走向市場,高產率的培養工業技術研究、耐胃酸、常溫儲運的微囊制劑工藝技術、藥學及藥效價值研究等一系列大量的研究工作必不可少。
經過數萬次的實驗,崔云龍團隊攻克了厭氧芽孢菌工業化培養困難的技術瓶頸,使酪酸梭狀芽孢桿菌制劑和凝結芽孢桿菌制劑在我國首次實現了產業化,打破了日本的國際壟斷,推動了我國微生態藥品產業的發展。“經過了臨床研究,證實了這個藥的效果確實特別好,并在臨床上證實了這個藥對于慢性腹瀉、腸激綜合征等有著非常好的效果,這些疾病今后可以得到有效地治療了。”崔云龍介紹道。
與袁隆平院士的相識,是崔云龍現在談起都感到自豪的事情。2006年,在科技部開會的崔云龍聽說袁隆平院士深受慢性腹瀉的困擾,一日數次的腹瀉已經嚴重影響他對于二代超級稻的研究。知道這個情況后,崔云龍便給袁隆平寄去了一個療程治療慢性腹瀉的首批微生態藥物阿泰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起初,被腹瀉困擾多年的袁隆平并不相信這個藥會有效果,但當他聽說這是863創研成果時,便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開始服用。令袁隆平沒想到的是,18盒藥竟治好了困擾自己二十七年的慢性腹瀉。為此,袁隆平前后三次為阿泰寧題詞,盛贊阿泰寧的療效,希望能夠大力推廣,造福慢性腹瀉患者。“這個成果后來也被山東省科技廳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也因此獲得了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崔云龍自豪地說道。
迄今為止,東海藥業在崔云龍的帶領下,已申請專利100余項,獲微生態新藥發明授權30余項,其中獲美國微生態新藥發明專利2項,實現了長期以來我國生物制藥領域在美國申請專利零授權的突破。同時,東海藥業也是我國首個微生態藥品 863計劃承擔單位,主持完成了5項微生態藥品863計劃,并全部實現了產業化,先后獲得新藥證書9個(其中一類生物新藥3個),還主持制定了6個微生態藥品的國家標準。
創研更多的微生態藥物,為國民健康保駕護航
當談起東海藥業的目標時,崔云龍介紹了推動東海藥業一步步發展的三大目標。剛開始踏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崔云龍團隊以創研治療腸激綜合征、慢性腹瀉的微生態藥品為目標,旨在解決臨床上沒有有效治療藥物的現狀,為國民的腸道健康保駕護航。當藥品創研成功后,實現藥品的產業化成了當時最大的難題,這便成了崔云龍團隊的第二個目標:實現微生態藥品的產業化。
“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與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最終實現了產業化,也得到了廣大群眾與專家的好評,初步測算,我們的藥上市以來已經為數百萬人解除了痛苦,為患者和國家節省了上千億元的醫療費用。”
“創新更多的微生態藥品,預防各種慢病,消滅腸癌,為國民的腸道健康保駕護航,為健康中國2035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我的第三個夢想,也是我們東海藥業的愿景和目標。”為了從源頭解決腸癌這一疾病,2023年5月7日,崔云龍與數位專家聯合發起了首次腸癌源頭性防治高峰論壇,與會的專家一致贊同崔云龍提出的源頭性防治觀點,即防治腸癌要從保護好腸道微生態平衡、保護好腸道菌群做起。“在這次論壇上,我們也達成了三個共識,第一個是大力開展微生態知識科普,以引起全社會足夠的重視,第二個是創新各種微生態藥品以防治各種慢病,第三是建議國家將微生態醫學納入到醫科院校的必修課程內。同時這也是東海藥業未來的努力方向。”崔云龍說道。
未來,東海藥業將在崔云龍的領導下,不斷創研適用于更多疾病,滿足更廣泛健康需求,具有更好功效或療效的微生態藥物,同時不斷普及微生態知識與全生命周期的人體微生態健康管理,為國民的健康保駕護航,為健康中國2035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