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展現出增速放緩的發展態勢。日前,中國建筑業協會發布《2024年上半年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61.68萬億元,同比增長5.0%。上半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37.77萬億元,同比增長4.8%,增速略低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國建筑業整體實現小幅增長的趨勢下,全國建筑業企業新簽合同額實現14.91萬億元,同比產生3.3%的下降。據統計,包括中國交建、中國化學在內的八大建筑央企,其2024年上半年合計新簽訂單總額達到7.89萬億元,同比下降了0.5%。其中,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中冶三家企業分別出現了新簽合同額同比下降的情況,進一步凸顯了當前市場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中國建筑國際憑借其良好的市場競爭力和經營韌性,成功抵御了行業增速放緩的壓力,在新簽訂單方面實現了健康的增長。具體來看,2024年上半年,中國建筑國際實現新簽合約額1251.33億港元,同比增長29.2%;營業額617.55億港元,同比增長12.1%;歸母凈利潤54.65億港元,同比增長12.7%;每股盈利108.48港仙,同比增長12.7%。
中國建筑國際的經營亮點不僅體現在業績的穩健增長上,更在于其對股東價值的深度重視與積極回饋。在2024年上半年的出色業績支撐下,中國建筑國際每股派息高達33.00港仙,同比大幅增長20.0%;派息比例達到30.42%,較去年提升了1.85個百分點,遠超市場預期,彰顯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增強和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信心。
二級市場表現方面,從2023年年初至2024年8月16日,恒生指數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波動,整體呈現震蕩下滑的態勢,并于今年4月逐步企穩,累計跌幅約10.94%。與此同時,中國建筑國際在同期內展現出了高度的穩定性和突破性,其股價在指數震蕩下滑影響中始終維持平穩態勢,且自今年5月起逐步走高,累計實現了約39.95%的漲幅,走勢顯著更為強勁。
市場表現的背后,是中國建筑國際在業務布局、技術創新及市場拓展等多個維度展現出的深厚功底與前瞻視野。其業績的穩健增長,不僅得益于公司長期以來在境內外區域形成的深厚行業積累,也在于公司對于新簽和在手項目短、中、長期的整體布局規劃。
境外龍頭地位優勢顯著,業務轉型改善經營成果
隨著香港特區政府發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等政策方案,北部都會區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2024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發布2024至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每年發債約950億至1350億元。隨著一系列基礎設施、住宅、商業及社區設施項目的推進,香港建筑市場需求擴容確定性明顯。
面對百億級建筑項目工程,中小型建筑企業往往在風險管理、項目能力等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作為港澳地區最大的總承建商之一,中國建筑國際憑借長期積累的整體實力和技術優勢,在此類大型項目工程的推進上展現出更為匹配的承接執行能力,進一步體現其龍頭地位的強勁實力。
據了解,中國建筑國際在政府的大型規劃下扎實推進重大項目進展,目前已先后斬獲北部都會區計劃中元朗防洪壩、天水圍文物修復資源中心、港深創科園之1A階段主合約等標志性工程。此外,公司成功中標香港環保署大型環保項目——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成為公司歷史上合約額最大、合約工期最長的民生工程項目。據初步規劃,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可提供約7600萬立方米的堆填容量,預計每日可處置約1萬噸固體廢物,將極大緩解香港未來數十年內面臨的廢物處置壓力,為香港“北部都會區 ”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
為進一步提升項目周轉率,優化現金流等經營成果,中國建筑國際在內地市場持續專注優質重點區域,通過減少長期投資、積極創新短周期、快周轉的經營模式,實現了現金流的持續優化。具體而言,公司逐步退出PPP模式,2021年已無新簽,2018年后大力拓展政府定向回購(GTR)等短周期項目和無需墊資的科技類建筑項目,這些項目回款周期更短,能有效提升周轉效率。
2024上半年,公司新簽投資帶動類合約周期繼續保持在5年以內,平均周期進一步縮短。在精細化的項目運營管理下,公司內地業務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從2020年上半年的-39.97億港元大幅收窄至2024年上半年的-2.22億港元,結合港澳業務現金流數據,整體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維持正向流入。這一數據充分證明了公司在提升項目周轉率、改善現金流方面的努力取得的積極成效。回款的順利和現金流的良好不僅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也為公司的后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這種良性循環的態勢將推動中國建筑國際在未來繼續保持穩健發展的態勢。
科技創新塑造第三增量曲線,智能建造加速綠色發展
建筑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促投資、穩增長、保就業方面持續發揮著關鍵作用。面對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建筑行業正經歷著深刻的轉型與變革,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政策層面頻頻發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2024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先進建造技術,如智能建造產品與集成技術研發、綠色建筑技術研發與應用,不僅為建筑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還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推進建筑工業化、智能建造和綠色化轉型的步伐。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不僅是建筑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國家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目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模塊化建筑領域已從初步試點階段邁向快速推廣與體系化發展的階段。其中,廣州率先設立雄心勃勃的建設目標,旨在2024年啟動超10萬平方米的模塊化建筑項目,并計劃至2027年達到百萬平方米規模,同時以政策激勵如城中村改造項目的模塊化占比要求及房地產項目的容積率獎勵,推動模塊化建筑占比至2028年達到30%。同時,深圳則聚焦模塊化建筑的高集成度研發與應用,尤其是在國家重大工程中優先采用,通過技術創新與應用場景的拓展,力促建筑行業的質量與效率雙重飛躍,預計至2026年底,模塊化建筑累計開工面積將不少于200萬平方米,引領全國模塊化建筑發展潮流。
據了解,繼去年首次進入北京、廣州后,2024年上半年中國建筑國際MiC業務進一步落地上海和深圳,實現了建筑科技落地國內一線城市的業務布局。其中,公司成功中標并啟動的上海田林路65弄舊住房拆除重建項目,不僅采用了先進的拆除重建改造方案,更因其龐大的房屋體量與廣泛的居民覆蓋,成為徐匯區乃至江浙滬地區舊住房成套改造的標志性工程。該項目不僅承載著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的重任,更被公司視為MiC模塊化建設在舊住房更新領域的創新實踐,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為引領行業潮流的標桿項目、樣板工程及示范案例,展現公司在模塊化建筑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前瞻視野。
此外,中國建筑國際在深圳的業務拓展同樣令人矚目。繼成功實施華章新筑項目后,公司再次贏得深圳市智能建造領域的矚目項目——深圳福城南產業片區12-16宗地項目。在此項目中,公司攜手香港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的頂尖科研團隊,共同研發并應用了“面向模塊化建筑智能吊裝的混合位姿調節機器人”。這一創新技術實現了吊裝過程中的姿態自動找平與任意指向的精準控制,不僅顯著提升了吊裝作業的精度與效率,更彰顯了公司在智能建造領域不懈追求技術進步。
中國建筑國際正積極進行一線城市業務布局的宏偉藍圖,旨在進一步打造業績增長的第三成長曲線。隨著國內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和綠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國建筑國際將逐步將MiC模塊化建筑、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等前沿科技引入更大范圍市場,推動建筑行業的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新質生產力作為驅動行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引擎,正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這股新興動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傳統建筑行業的面貌,憑借其卓越的創新性和效率優勢,引領建筑業邁向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產業發展路徑日益清晰的背景下,中國建筑國際以其長期塑造的全方位優勢以及不斷精細專業化的業務管理能力,牢牢鞏固了其在業內的優勢地位,更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同時,憑借在新型建筑工業化和綠色化方面不斷加碼的技術創新,公司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構建出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增量空間,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