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企業數字化,不要只盯著大企業,這里也不缺大企業,請多看看那些中小企業,他們活得怎么樣。”
這是適創科技在拜訪寧波北侖區招商局的時候,聽到的一句肺腑之言。
北侖區給世人的印象,一直是民企集群典范、改革開放先驅。
1978年,交通部組建全國最強的港口設計、施工隊伍,在北侖開山建港,自此,寧波北侖名揚天下,吃下了中國60%的模具市場。
2022年,北侖人均GDP達到45244.56美元,與英國相當。
截至目前,北侖區走出了37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和“小巨人”企業。
但北侖還有另一面。
在北侖,一半以上的工業產值,82%的就業是被8000余家中小企業撐起來的。不在統計口徑內的“規下企業”,遍布北侖的道旁街巷,二三十個人靠小訂單來生存。最差的,是小作坊老板一邊在飯桌上搶生意,一邊下場打磨模具毛刺。
一個典型的壓鑄小作坊 攝影:適創科技
這些不夠耀眼,甚至有些搖搖欲墜的中小企業,是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基本盤,卻也是最棘手的難題。
中國的中小企業有“五六七八九”的形容: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和90%的企業數量。
從2006年江蘇省出臺《江蘇省企業信息化推進行動計劃》,到去年工信部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頒布的數字化支持政策恒河沙數。
但企業的反饋卻是盆冷水: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更誕生了一句順口溜:“轉型是找死、不轉是等死”。
這不是戲言,據統計,依然有79%的中小企業處于數字化探索的“初步階段”,僅有21%的企業步入到了應用踐行和深度應用階段,而大型企業里中層次應用數字化的已超過半數。
圖片來源: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歐美的中小企業同行已經走在前列,已經有49%的歐盟中小企業,61%的美國中小企業采用了先進數字技術,比我國多了2倍。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難的問題,官方坊間討論多次,但總是逃不開政策、資金、人才與市場等窠臼,未能觸及核心。
以研發設計類的自主工業軟件的頹廢30年,才是我國數字化裹足不前的重要推手。
基座朽落的「神像」
自哈工大、華為被禁用工業軟件之后,工業軟件的“破壞力”已經有目共睹。
自主工業軟件的缺失,不僅為大型企業的產品出口與對接制造了大量阻礙,不少處于生態鏈上的中小企業也深受影響,斷臂求生,讓社會頻頻發問:中國的工業軟件在哪里?
但國內的自主工業軟件,其實不是一張白紙。80年代,中國政府就馬不停蹄地上馬了“CAD攻關項目”、“863工程”科研項目,并從中誕生了熊貓CAD、HIJAF等中國第一批自主商業化工業軟件。
1997年,科技部舉辦了唯一一屆CAD博覽會
但短暫增長后,90年代,為了接入世界市場,企業開始大量使用海外盜版軟件,海外巨頭們也趁機用極大的優惠攻城略地。國產自主工業軟件被迫轉為更省事的項目制,前輩的努力付之闕如。
來自官方的支持也逐漸變少,根據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副所長林雪萍的估算,我國從“十五”到“十二五”的15年間,對于CAD、CAE等自主工業軟件的投資只有2億元,僅為Ansys一年研發費用的十分之一。
核心工業軟件的市場規律是技術門檻高、前期投入大、運轉周期長、盈利規模小,在20年前追求快速發展的基調下,“起效慢”的工業軟件也自然會被冷落。
哪怕現在,相較于光芒四射的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車等動輒萬億的風口科技行業,工業軟件的體量依然不大,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巨頭Autodesk年營收才達到330億元人民幣。
去掉嵌入式系統,MES、ERP等企業生產管理系統后,核心工業軟件的份額僅占全部工業軟件的8.5%。放到國內,自主工業軟件與MES 的差距更是能達到10倍以上,這成為了國內盜版軟件盛行多年,但一直不被重視的基礎。
工業軟件圖譜 圖片來源:國元證券研究所
當中低端制造業觸頂,開始在高端產業上拼刺刀時,輸入的廉價工業軟件和盜版工業軟件,就從樹立“中國制造”雕像的可靠幫手,蛻變為危害我國創新能力的一柄利刃。
據調查,有88%的企業會在研發設計過程中涉及CAE軟件,但只有18%的企業會建模并進行仿真優化。在企業數字化應用中,也有62%的企業選擇直接裁掉研發設計模塊,僅進行交易等,方便的盜版軟件,成為了海外先進制造業的傾銷地。
中、美、越的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圖片來源:遠川研究所
中國擁有傲視全球的制造業增加值,在GDP的占比也是美國的三倍左右。但在最核心的設計研發層面,我國企業往往要遵從美國定制的頂層設計。
這就是工業體系中的“Know-How”。
在深層意義上,工業軟件的發展,經歷了多次技術研發、專利爭奪、標準制定與商業兼并等顛覆創新與行業巨震。工業軟件的歷史,是上溯60年代到如今,發達國家制造業演變的縮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門子。
從2007年西門子收購CAD軟件公司UGS開始,西門子耗費100多億美元,10年內收購了20家工業軟件公司。與此同時,西門子也毅然拆分了家電、照明等還在賺錢的硬件業務,全面擁抱軟件,彼時市場普遍不看好。
西門子收購的部分工業軟件企業 圖片來源:信達證券
但在十幾年后,西門子成為了全球屈指可數的集產線檢測、仿真設計等服務于一體的數字工廠解決方案提供商,并且開辟了目前占比25%營收的數字工廠業務。
西門子在德國工業4.0計劃中扮演著核心角色,也成為了國內中糧、國藥等一眾企業數字化方案的典范。
西門子PLM電子工業戰略副總裁Fram Akiki曾這么解釋這次轉變:
“在過去幾十年里,電子產業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第一是以PC為代表的計算時代,第二是以手機為代表的連接時代。而現在,電子產業即將邁入下一階段——數字化的時代。數字化關乎的不只是企業的生產效率的問題,而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在西門子贏家通吃的時候,數字化又迎來了新的爆發點—AI。
近半年,AI與工業的“聯姻”已經涌現了很多案例,最大的消息來自于今年4月份,英偉達與EDA軟件廠商新思科技、ASML和臺積電的合作,新思科技通過AI加持的光學鄰近效應修正(OPC)軟件,與英偉達GPU的加速計算融合消除誤差,使光刻計算性能提高了40倍。
圖片來源:英偉達
當AI與工業軟件形成新的組合拳,執行預測性維護、價值分析、工藝仿真時,我國制造業又要面臨一座已無比險峻且還在快速積累的高山。
如今,無論是開辟研發新業務,走高凈值路線,亦或是適應柔性化、小批量的生產趨勢,壯大存量業務,甚至是基于降本增效、合規避險的功利主義,企業數字化都是中小企業不得不通過的獨木橋。
工業化的「舊典新釋」
狄更斯的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來形容數字化產業革命恰如其分。
盡管在核心工業軟件、人工智能,我國暫時處于落后態勢,但另一方面,以XaaS(包含基礎設施IaaS、平臺PaaS與軟件SaaS)為代表的數字化體系,正在改寫整個150年以來的游戲規則。
本地部署、IaaS、PaaS與SaaS 圖片來源:OOSGA
在國內,XaaS與SaaS憑借交付門檻低、配置要求低、技術難度低、操作難度低、使用成本低的特性,已成為了最符合中國制造業現狀的產業升級模式。
適創科技自身就深有體會,采用XaaS模式打造的自研CAE軟件“智鑄超云”于2020年推出后,已經累計服務6000余家企業,既有吉利、蔚來等整車企業,中信戴卡、一汽鑄造等國內壓鑄巨頭,更包括了5000余家中小型的設計商、模具廠甚至還有夫妻小作坊。
換言之,適創科技只用了2年,就覆蓋了行業六分之一的壓鑄廠商。
中小壓鑄廠 攝影:適創科技
在以前,沒有航天業、核工業、汽車業巨頭十余年的“天使投資”,CAE企業不可能成氣候。智鑄超云在汽車行業的滲透速度,比數個汽車巨頭一齊推進還要更快,這離不開SaaS的輕量化與低門檻。
如推廣SasS的先驅Autodesk,最初公司大多數用戶都是中小企業。但從2016起,Autodesk全面SaaS,提供協同辦公、產品設計、建筑信息化管理等服務,四年后,來自大企業的營收就已經占了四成,大大加強了Autodesk在建筑信息模型領域(BIM)的話語權。
BIM的技術路線,已掌握在Autodesk手中 圖片來源:big data construction
SaaS具有易于模塊化、組件化的特性,可以將分散數據形成行業插件,收歸統一。藉此,大企業能更快地打破供應鏈壁壘,從復雜業務的繁文縟節中抽離,打造平臺型組織,中小企業也可以藉此保留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力,更好的實現產業鏈協作配套,填平鴻溝。
總的來說,XaaS既能夠充分根植于產業升級需求,迅速匹配現有的產能發展,同時提升軟硬件企業設計創新水平。
目前如西門子、Ansys、PTC等核心工業軟件巨頭,都在鋪設SaaS服務 ,以豐富自身的長周期設計服務能力。
國內也有充分的機會趕超,過去十年,中國已經打造了優秀的XaaS硬件設施。同時,以Arm架構為核心設計的HPC(高性能計算)芯片,也為國內超算廠商指了一條新路。相較于以前上百萬元的單機軟件,目前的中小企業以十分之一的計算價格,即可享受到世界頂尖的計算速度,讓XaaS模式可以跑通。
而在運算性能層面,目前國產核心工業軟件企業,也在從“能用”走向“好用”。
以適創科技自身為例,目前已研發出完全自主的高性能流體力學求解器,在支持的計算規模上可達到全球領先的10億網格量,已在航天、汽車、能源的多個領域的頭部企業機構合作,未來還將會攻關多個物理場的求解器。
智鑄超云可支持上億網格的一體化壓鑄仿真 圖片來源:適創科技
如果放眼全球,數字化戰爭遠未分出勝負。
其一是中國企業更加年輕,轉型意愿更強。目前,全球“隱形冠軍”企業的年齡中位數是66歲,家族企業占比較高,最典型的就是德國。德國咨詢機構MHP的研究也顯示,德國企業的數字化意愿也低于中、美、英等國,距離工業4.0有不小距離。而據36氪統計,國內類似口徑下的“隱形冠軍”,平均年齡不到20歲,有充分的擴展空間。
其二是中國已經具有一定的數字化競爭力。與日本相比,根據日本總務省公布的《2022年信息通信白皮書》,有近7成日本企業反映數字化轉型領域“人才緊缺”,高于美國(27%)、德國(51%)和中國(56%)企業。在IMD數字競爭力排名中,日本在專業知識、數字技術發展和利用數字轉型的準備方面僅排第29名,落后韓國(第8名)和中國大陸(第17名)。
適創科技相信,中國的中小企業,已經做好了快速數字化轉型的準備,XaaS也一定會充分展現中國制造業的深層次潛力,此時,誰能提供更完善的XaaS服務,誰就能在下一次制造業革命時候占據先機。
終身服務的「執念」
如今,國內數字解決方案百花齊放,但到了中小企業的作業環境,成功者寥寥,要么是無法讓客戶提升研發能力,要么讓企業陷入數據海洋中,只剩下一個炫耀成績的辦公大屏。
在適創科技向北侖企業推廣軟件的時候,就深刻地認識到,企業關注XaaS,本質是關注數據對于業務的支持,能否跑完流程。
數字服務商不僅要比中小企業更懂業務抽象能力,還要比中小企業更懂專業技術知識,更要有打造終身服務體系的執念。
適創的技術很強,我們有針對大客戶的壓鑄全流程服務(包括智能缺陷識別、模溫檢測等),且已經與吉利合作建立智能工廠。
但壓鑄是一個良莠不齊的行業,就算加上盜版軟件,一些從業者甚至也從沒接觸過CAE的模流分析,但他們又組成了超八成的汽車Tier2/Tier3供應商,深度滲透產業鏈。
當汽車一體化壓鑄、柔性生產、離散制造、ESG等概念從興起到旺盛,到現在逐漸融入到各國的硬性市場政策、法律法規中,想要帶動國內壓鑄行業智能化、靈活化、綠色化,就必須要改寫“巨頭為王”的規則,中小企業共進退。
首先,我們做了個很少見的事情,讓公司的壓鑄專業工程師線上線下開設訓練營,一年招了2000名學員,照著智鑄超云講最基礎的壓鑄知識,后來還開了直播,配合模流分析報告講鑄件缺陷。
最近,我們還請了一大批壓鑄專家,與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全國模具標準化委員會、北侖區政府合作,舉辦模具設計挑戰大賽。
這些笨功夫,就是為了讓中小企業從業者明白:
“什么才是好設計?”
“用什么軟件,才能得到好設計?”
也正是通過這些活動,適創科技和智鑄超云在行業中打響了名聲,每天都會有不少壓鑄工程師來學習、精煉技術。
用戶對于軟件與服務的認可 圖片來源:適創科技
同時,我們也開始思考,除了將自主CAE設計普惠化,還有什么可以與SaaS結合,更好地激活中小企業的創新實力?
由于壓鑄行業高度碎片化,導致了“合規企業找不到,研發實力難信任,出現問題多扯皮”的現象。我們此前的工作,對于更下層的客戶,軟件、服務與標準的影響力很難夠到。
我們最終想到了答案,那就是智能派單系統。
我們計劃通過智鑄超云構建派單平臺,設計方和制造方可以通過平臺完成客戶推薦、定價和交易等流程,用自動化的方式大幅消除信息壁壘,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的業務質量與標準,最終可承接大客戶的訂單。目前,我們正穩步推行該方案,有了一批高質量的中小企業合作伙伴后就會進入運營狀態。
最后但也是常常被忽視的就是終身服務,適創科技不是那些披著“服務中小企業”的皮鼓吹概念,實則放養運營的項目制公司,我們希望將自身的研發成果賦能國內企業,打造輕快、標準的核心工業軟件體系。
智鑄超云的早期研發記錄 圖片來源:適創科技
因此,我們擁有一批資深開發者支撐我們每月一次迭代,以及許多10年+經驗的壓鑄工程師把關,確保產品與服務的交付,即時反饋的速度在行業內都是罕見的,成為了自主工業軟件發布2年就走上快車道的秘訣。
如今,中小企業數字化成為產業升級的重點,自主工業軟件支持政策也重新成為國家級戰略,但依然有許多企業受環境所迫,找不到切合國情的方向。適創科技希望能夠通過這篇文章,給同仁以啟發。我們也衷心希望,重新武裝的中國制造業,可以再次顛覆全球分工體系。
參考資料: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分析報告(2021)》
遠川研究院《穿越地峽與遠洋:拉美追逐數字浪潮“向東看”》
騰訊研究院《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為何轉?何處難?如何轉?》
36氪《德國“隱形冠軍”VS中國“單項冠軍”,究竟誰更勝一籌?》
MHP《Industry 4.0 Barometer 2023》
林雪萍《工業軟件簡史》
圖片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郭志鵬
適創科技創始人兼CEO,畢業于清華大學(本、博),牛津大學、英國皇家學會研究會員,長期從事數字化工業方面的研究,包括高性能算法、高能X射線檢測、圖像處理以及相關工業領域的材料和核心工藝開發等,立志創造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CAE軟件,提升和振興民族工業水平。
作者:田恒易
適創科技內容作者,關注變革中的工業軟件與智能制造。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