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披露速度加快,越來越多的創業板公司上半年業績浮出水面。
從已披露的半年報來看,創業板公司業績總體向好。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16日,已有149家創業板公司披露半年報。上半年,這149家公司的營業收入總額達2967.48億元,同比增長20.34%;凈利潤總額達221.35億元,同比增長7.73%。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以來,激發了板塊活力,釋放了增長潛力,提高了上市公司質量,也促進了近兩年公司業績的整體提升。”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創業板定位精準,重點支持“三創四新”企業上市融資,滿足了市場多樣化投融資需求,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資金保障。
77家公司營收凈利雙增長 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增勢強勁
從已披露半年報的創業板公司來看,過半公司實現了上半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方面,上述149家創業板公司中,有112家同比增長,占比75%,6家同比增速超100%;凈利潤方面,149家公司中有90家同比增長,占比60%,其中24家凈利同比翻番。值得注意的是,149家公司中有77家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同比增長,占比52%。
沙利文大中華區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陸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創業板主要是為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提供發展平臺。近年來,創業板中高新技術企業不斷涌現,處于快速上升的產業周期階段,企業成長性較好。同時,創業板成長性企業的發展受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影響較小,業績增長穩定。在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和政策紅利的驅動下,以新興行業為主的創業板企業發展前景可期。
上半年,營收凈利雙增長的創業板公司中,尤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增勢強勁。據Wind資訊數據,上述77家公司中,有18家來自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23%。相較于去年同期,這18家公司上半年營收的平均增速達43%,凈利潤平均增速達55%。
“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子行業較多,且涌現出不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類公司相較于行業及同類公司有更快的發展,同時,直接融資渠道和股權激勵機制也逐漸完善,種種因素促使這些創業板公司營收凈利增速較快。”北京陽光天泓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王維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通過數據梳理,記者進一步發現,上述業績向好的創業板公司主要為民企,且主要集聚于醫藥生物等行業。Wind資訊數據顯示,上述77家公司中65家為民營企業(占比84%),主要分布于醫藥生物、基礎化工、計算機三大行業。
桂浩明表示,創業板中,民企發展優勢明顯。大多數創業板民企產業基礎扎實或在某個領域具有獨特優勢,這些中小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平臺能夠快速發展壯大。
陸景稱,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以體外診斷、醫療設備、疫苗等多個細分領域的醫藥生物類企業迅速發展并成功登陸創業板,政策和醫療產業的共振帶動行業持續發展;基礎化工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較高,是連接能源和下游細分領域的關鍵橋梁。新能源產業需求的持續攀升推動了基礎材料行業產能擴張,盈利能力也不斷提高;計算機行業則是得益于整體產業的軟硬件升級,涉及產業數字化、云通信、網絡安全、云計算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迎來了高速增長期。
超八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 26家公司研發投入過億元
記者注意到,已披露半年報的創業板公司中,業績與研發投入增速呈現明顯的正向關系。絕大多數業績向好的公司,研發投入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
桂浩明認為,研發投入是衡量創業板公司成長性的重要指標。大量的研發投入,也有助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進而促進企業業績增長和持續發展。
Wind資訊數據顯示,已披露半年報的149家創業板公司中,26家研發費用超億元,占比17%。從研發投入增速來看,149家公司中有124家研發費用同比增長,占比83%。在營收凈利雙增長的77家公司中,72家研發費用同比增長,占比高達94%,其中9家研發費用同比增速超100%。
“創業板的基因決定了上市企業大部分都處于戰略新興產業賽道,具有創新性高、成長性強的特征。”陸景表示,絕大多數業績向好的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反映出企業核心競爭力以技術創新為主。注重持續性研發投入和科研創新的公司,往往能夠把握住市場趨勢,迎合時代浪潮,實現持續發展。另外,持續的研發投入也為創業板企業長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有助于企業“螺旋式”上升發展。
王維嘉認為,新興產業的發展與企業的創新能力密不可分。多數優質創業板公司研發費用增加,也表明企業對研發創新愈加重視。一家優秀的新興產業公司只有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著眼長期發展,才能在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本報記者 邢 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