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從民生角度看,2022年要在五個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切實推動民生事業發展,增強人民福祉。
教育:教育支出增幅明顯
每個人都要接受教育。教育既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國家提高國民素質的基本手段。近年來,中國的教育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國有2.9億在校學生,教育規模龐大。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中,教育支出安排超4.1萬億元,與去年相比,增幅明顯。中國政府一直在加大教育投入,并致力于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教育事關國計民生,事關每個人的人生發展。未來10到15年,我國教育均等化水平會得到大幅提高。
醫療:持續加大醫療保障與公共衛生投入
國民的健康水平直接關系到國民健康素質的提升,而醫療保障對國民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22年,要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610元;要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5元,達到每人每年84元。持續加大醫療保障與公共衛生投入,有利于持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社會公共衛生水平。
就業: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
促進就業是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2022年城鎮新增勞動力大約為1600萬。《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2022年就業壓力仍然較大,高校畢業生超過1000萬人。所以,中國政府非常重視2022年的就業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2022年還將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以此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
現在中國的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5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達1億戶。這1億戶雇傭約3億勞動力。政府扶持民營企業、扶持個體工商戶,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促進就業。中國民營企業對GDP的貢獻率已經超過60%,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所以,保就業,首先要保市場主體,保民營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就業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保就業關系到人民的飯碗問題,是很重要的民生問題。所以,我們要非常清醒地認識到,未來5到10年大力發展中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社會、民生發展的重要方向。
社會保障: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
社會保障也是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2021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突破2億人,占總人口的14.2%,預計到2025年“十四五”規劃完成時,這個數字將達到2.1億,占總人口的15%左右。到2030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25%左右。所以,未來中國社會保障事業,特別是養老服務工作任重道遠,這也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方面。
預計到2030年,中國養老產業規模將達到22萬億元左右。中國的養老模式與西方或日本相比,有很大不同。因為中國已經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關于養老的傳統觀念與文化觀念。據調查,我國老年人大多數都在居家和社區養老,形成“9073”的格局,即90%的老人居家養老,這與中國傳統文化里重家庭、重孝道的觀念有很大關系,7%的老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
這既有觀念的原因也有經濟能力方面的原因。未來養老領域發展的目標是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以居家與社區相互支持為核心的養老模式。社區的發展要與支持養老緊密結合,要考慮如何將老人衣食住行的需求通過居家和社區支持相結合的方式得到滿足。政府要對社區養老機構進行支持或扶持,要在社區發展一些公益型、微利型的社會企業,為老年人提供更為便捷、更加經濟的醫療、飲食、出行等方面的服務。雖然養老模式尚在摸索中,但是未來中國養老事業發展的重點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讓居家養老和社區支持相結合。推動養老事業的發展,一方面會讓老人享受到安心、舒適、幸福的晚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
水和空氣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對象。在空氣污染防治方面,今年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300億元,增加25億元。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專項資金安排170億元、增長42.9%。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人民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健康的水,有利于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
何謂民生,涉及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就叫民生。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始終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及時回應民生關切”。以上五個方面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未來,這五個方面都會加大投入力度,以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