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士“看多”中國經濟前景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題:短期波動無改中國經濟韌性與潛力——海外人士“看多”中國經濟前景
新華社記者
美國全球投資管理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珍妮·約翰遜日前在一場國際會議上表示,有關中國投資機會已經消失的說法言過其實,所謂“中國悲觀論”被夸大了,“中國經濟有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波動,但等時機成熟后,就會如同一條橡皮筋一樣恢復如初”。
9月13日,在山東鄒平魏橋輕量化基地宏奧全鋁車身集成生產車間,工業機器人在流水線上作業。(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外部環境嚴峻復雜,中國經濟表現也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美西方一些輿論故意唱衰中國經濟,僅憑局部、短期的波動數據來判斷全局,放大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挑戰。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越來越多海外人士認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5%,快于去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于新冠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經濟恢復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地位。7月以來,中國密集釋放一系列穩經濟新舉措,在宏觀政策支持下,中國經濟整體好轉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內生動力將持續增強。
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中國區主席吳亦兵認為,面對全球經濟挑戰,中國政府對經濟恢復采取了清醒、謹慎的態度。“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長期韌性有信心。在當前環境下,中國仍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供使用。”
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說,中國近期出臺的一系列針對性政策,例如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等,有助于增強中國經濟韌性,會進一步鞏固增長勢頭。就中長期而言,他繼續看好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
中國英國商會副主席陶克瑞(外文名克里斯·托倫斯)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近期發布的多項中國經濟數據顯示,隨著中國政府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發揮積極作用,中國經濟恢復勢頭更加明顯。
9月1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拍攝的海口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蒲曉旭攝)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位于擴張區間,綜合PMI產出指數有所回升,經濟景氣水平總體保持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1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億元;前8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5.2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420億元。
日本東京女子大學特任教授長谷川克之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持續恢復向好,實現全年增長目標。他說,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轉換為穩定增長,高質量是當下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詞,一些優勢產業和領域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備受期待。
在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龍門吊在吊裝集裝箱(5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前7個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5%,明顯快于全部投資的增速;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繼續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7月份,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5.1%、24.9%……海外人士從一系列數據中觀察到,中國經濟中的新動能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中國經濟正在進行完整轉型,正從人口紅利轉向工程師紅利,體現在各行各業。在各個領域,我們看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吳亦兵說。
納斯達克副主席羅伯特·麥柯奕近日在紐約舉行的美中商業論壇上說,今年6月訪華期間看到一些最具創新性的技術和業務類型正在建立。“創新型企業不斷創立,是中國經濟持續強勁的原因。”
富蘭克林鄧普頓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遜說:“我們在此談論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個國家每年培養出的工程師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因此從創新角度看會帶來(投資)機會。”
英國“尖刺在線”網站近日刊文指出,中國經濟復原能力不同于西方,主要是因為中國生產基礎雄厚。中國仍毫無疑問是制造業超級大國,承擔著全球制造業近29%的產出,此外,中國目前在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電池、5G通信設備、商用無人機、物聯網設備、移動支付和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領先世界。各種指標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能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預計中國會繼續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最大貢獻。今年,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所占份額將達到三分之一,與上一個十年的比例相當。”文章說。(執筆記者:歐陽為、宿亮、許蘇培)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