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指出,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到更加平衡充分,意味著在未來較長時期內,中國經濟發展仍然具備相當的潛力。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從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看,中國經濟具備保持長期較快增長的基本條件。
理論邏輯:應辯證看待長期增長趨勢的預測方法
當下,有一種較為盛行的唱衰中國經濟的理論邏輯是,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出現明顯下降。經濟學中常用生產函數來預測潛在增長率。其基本原理是,經濟增長是勞動力、資本兩大生產要素的投入,與全要素生產率(代表綜合技術水平和總體效率)三者的貢獻之和。有學者按這種方法測算,2025年之前中國的潛在增長率為4%左右,2025年—2035年間為3%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方法有嚴格的限定條件,即假設生產要素組合方式不變、技術條件不變、規模報酬不變,而且各種資源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但現實中,預測長期潛在增長率不應忽視政策制定者和生產組織者的主觀能動性,如果主觀能動性發揮得好,就能突破這些假設條件的限制,得到更高的實際經濟增長。這就要通過改革、開放和創新,使生產要素組合更有效率、使技術進步為生產率賦能、使規模報酬遞增,從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樣,即便在勞動和資本要素投入總量不變或減少的情況下,長期經濟增長趨勢仍有可能保持不變甚至有所提高。
歷史邏輯:改革開放對長期增長趨勢有巨大影響
從中國經濟發展歷程看,改革開放帶來的制度紅利對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貢獻巨大。有專家對過去40年來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研究后發現,全要素生產率的快速增長往往與巨大的制度紅利相對應。例如,1978年的改革開放,1992年—1995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以及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都極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產率,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動能。
事實上,中國過去長時期的高速增長,除了要素投入數量增加外,更關鍵的是依靠改革開放所釋放的制度紅利,以及勞動力從低生產率的農業部門向生產率更高的工業和服務業領域轉移(生產要素組合的優化),很多學者將其稱為釋放了“結構性潛能”。正因如此,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同一時期與我國具有相似條件甚至條件優于我們的國家。很多機構在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預測中,仍高度認同這一點,認為持續的改革開放能夠避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
現實邏輯:中國經濟的潛能有待充分釋放
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5.2%,實現了預期目標,但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一是從資本投入看,2023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1%,低于80%左右的正常水平,意味著相當部分生產能力(前期投資)處于閑置狀態。二是從勞動力投入看,2023年城鎮調查失業率的平均值為5.2%,雖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顯然,資本和勞動力兩大生產要素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說明中國潛在增速可能明顯超過5%。另外,目前我國物價漲幅明顯低于3%左右的調控目標,結合失業率數據看,也說明經濟增速確實低于潛在水平。
目前,中國人均GDP僅相當于美國的1/6,而德國、日本和韓國在類似階段分別實現了年均8.6%(德國1946年—1962年)、8.6%(日本1956年—1972年)和8.1%(韓國1985年—2001年)的經濟增長。盡管這種類比推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還是能從橫向比較中看出,中國經濟發展仍有較大潛能。
總之,一國長期經濟增長速度如何,不是“算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就可突破勞動和資本要素投入的限制,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續寫中國經濟較快增長的新篇章。 (作者:鐘才文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