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至14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江蘇省企業聯合會、江蘇省企業家協會協辦的2023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在南京召開。會議以“深入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主題,就企業如何通過管理創新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進行交流研討。大會還發布和推廣了456項第二十八屆、第二十九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其中一等成果68項、二等成果388項。
管理創新成果斐然
企業管理創新是企業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能,在促進企業創新發展,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據江蘇省企業聯合會會長李琨介紹,江蘇省企業管理創新工作在各級政府和各業務職能部門的重視和領導下,在廣大企業家們積極思考、努力實踐下,取得了眾多有創新、有實踐、有示范和推廣價值的重要成果,累計有186項成果被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委員會審定為國家級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共獲得國家一等獎37項,占全國總量的1/10,二等獎122項,獲獎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數據顯示,30多年來,江蘇廣大企業管理工作者堅持管理創新,全省各地企業申報了2300余項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有1755項被審定為江蘇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對推動全省各類企業不斷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和促進創新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第二十九屆江蘇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共收到并受理企業申報材料214項,經組織合規審核,專家評審、現場考察等程序,有173項成果被審定為“江蘇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其中一等成果77項、二等成果96項。
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客觀反映了江蘇企業為加快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在管理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的新經驗,體現了江蘇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和發展趨勢。“接下來,江蘇省企聯、企業家協會將繼續做好政府和企業間‘橋梁和紐帶’,以系統化思維推進企業管理體系的整體提升,幫助企業制定和完善管理創新實施方案,提煉、提升管理創新成果質量,實現管理創新常態化,推進全省企業管理創新水平更上一層樓。”李琨說。
數字驅動“新管理”
大會期間,“數字化賦能企業管理創新”等專題論壇引發關注。
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管理創新能力,助力世界一流企業建設?“中國式現代化企業管理是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是數字時代的企業管理,是民族振興時代的企業管理,我把它稱之為‘新管理’。”
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審資深專家周應堂認為,“新管理”的特征之一是數字技術的發明與大規模應用,大大縮短了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時空距離,給現代化管理注入了新動力,這方面的大量實踐成果將得到企業大規模的應用,從而改變中國企業管理的面貌。“數字化技術參與到管理過程后給企業管理的效率帶來巨大變革,比如在設備管理領域,使得設備能夠最大化發揮它的生產效率,給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周應堂說。
以智改數轉賦能企業轉型,江蘇企業已有大量實踐。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瞄準打造世界最具成長性的特高支紗企業為目標,以數字化賦能精益生產管理,組建紡織研究院對標世界特高支紗最前沿的技術,攻克了特高支紗紡制的“卡脖子”難關。“特高支紗產業化管理實現了新突破,產量提升25%,工人勞動強度卻降低60%,萬錠用工縮減至10人以內,特高支紗產量逐年增加,在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名列全球第一。”無錫一棉相關負責人介紹。
徐工集團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為管理創新的突破口,緊緊把握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條件下的生產和服務、管理和決策以及研發和創新三大主線,著力打造基于全價值鏈的現代研產供銷服數字化支撐平臺。目前,徐工實現了全過程的自動控制和柔性管理,有效提升了企業的設計、制造、管理和服務水平,代表著工程機械行業和工程施工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民企向創新“聚力”
《2022中國企業管理創新報告》在大會期間同步發布,報告提出,從申報企業的所有制屬性看,國有企業還是占據了較大比例,相關企業占比達到89.07%。實際上,企業管理創新發展不均衡現象在江蘇同樣凸顯,具體體現在區域、行業、所有制屬性等方面。“這就要求我們充分認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著力推進全省企業管理創新工作均衡發展。”李琨表示。
那么,民營企業如何借力管理創新?瞄準細分行業和特點市場,力爭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成為與會專家的共識。
“依托于對光電行業的理解和技術沉淀,我們率先實現了相干測風激光雷達的產業化。”南京牧鐳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精細化的產品工藝設計和流程管理,公司將產品的成本迅速下降為幾年前的十分之一,建成了大規模的標準化產線和性能標定試驗場,產品先后獲得國際權威第三方的認可,并作為本領域首個測風激光雷達制造商參與了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
通過現代化管理創新讓“小塊頭”釋放出大能量,江蘇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正在搶占產業鏈發展的重要節點。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江蘇全省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594家,創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9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86家。不過,與全省超400萬家中小企業、超70萬家中小工業企業、超5.6萬家規上中小工業企業相比,江蘇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占比仍然偏低。為此,江蘇已公布《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計劃到2025年,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突破10000家。
“未來,江蘇省企聯也將更加重視政府各個部門在企業管理創新中的政策引導和鼓勵作用,加強省工信廳、省國資委、省總工會、省人社廳、省工商聯等部門對企業管理創新工作指導,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的培育工作,進一步重視管理創新成果區域不平衡、產業不平衡的問題,使江蘇省企業管理創新工作全面、深入健康地發展,力爭多出成果、出高質量的成果,引領中國企業管理更好發展。”李琨說。(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澄 林杉 許愿)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