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力,開新局。“十四五”開局之年,南京市組織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型系列新聞發布活動——從4月27日至5月20日,全市12個板塊(11個區加江北新區)逐一登臺,集體向社會報告“十四五”發展規劃。
記者注意到,此輪發布不是照本宣科“讀規劃”,也不是簡單地發布“十四五”規劃“濃縮版”。而是立足主坐標,結合區域實際,把要點說清、亮點說足、特點說透。每一場發布,除了區領導擔綱主發布人,還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答疑解惑。既亮“藍圖”,又有“解讀”;既立“任務書”,又掛“作戰圖”。
根據《中共南京市委關于制定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未來五年,南京要聚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聚力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古都,成為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超大城市。“四高”——高質量發展、高能級輻射、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成為南京未來要打造的“城市目標”。
新目標催生新定位,新藍圖展現新作為。置身“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大坐標,錨定“四高”城市新目標,南京各區域板塊如何找準定位,分解任務,各展所長,力開新局?通過連續12場發布會,通過發布詞里的“關鍵詞”,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專家認為,將“十四五”規劃進行“新聞化”解讀并向社會發布,把嚴肅專業的“規劃”變成可感可觸的“小目標”, 本身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體現。
“主題詞”展露“新氣象”
5月11日上午,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大廳迎來重量級“考生”——江寧區。
作為南京區域面積最廣、經濟體量最大的行政區,江寧亮出了發展雄心:創新名城擔當“核心區”,美麗古都爭做“典范區”。“兩區四地”“五雙戰略”“七大行動”……一個個關鍵詞里,既有目標又有路徑,既定戰略又見戰術。江寧區委宣傳部有關人士透露,為了精準提煉“十四五”規劃的“主題詞”,他們和區委研究室等多個部門反復溝通研究,還征求了相關媒體建議。“2000多字的發布詞,下了大工夫。”
縱覽各區“十四五”規劃,最高頻的主題詞就是“創新”和“美麗”。置身“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大坐標找準發展定位,成為各板塊謀劃“十四五”、奮力開新局的一致路徑。
例如,六合區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加快打造“創新名城”北部增長極、“美麗古都”幸福北田園;玄武區確立了建設“創新玄武、美麗玄武、幸福玄武”的發展目標,奮力推進“強富美高”新玄武建設再出發;棲霞區提出建設“最強增長極、最美新棲霞”的目標愿景,要在創新名城里爭“最強”,在美麗古都中當“最美”;秦淮區要建設“兩高兩最”四個區:即高能級的創新名城示范區、高效能的現代化治理先行區、最文化的美麗古都核心區、最南京的綜合消費集聚區;鼓樓區將全面打造“創新發展引領區、美麗古都典范區、民生幸福樣板區、安全韌性標桿區”,努力成為南京“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的示范窗口等。
圍繞“四高”城市目標,結合實際提出個性化目標,也成為各板塊的共同邏輯。呼應省“六新”突破與南京“四高”城市建設大局大勢,江北新區響亮提出規劃建設“五高之城”——高能級創新之城更閃耀、高水平開放之城更領先、高質量未來之城更卓越、高顏值生態之城更美麗、高品質幸福之城更美好。對應南京打造“四高”城市,江寧提出“四地”目標,即建設高能級集聚的現代產業強基地、高品質生活的幸福樂居富庶地、高質量內涵的生態文旅秀美地和高效能治理的文明風尚新高地。
記者注意到,還有一些區域板塊確定的主題詞,是按照市委決策部署要求,更加聚焦“關鍵處”,充分彰顯板塊的特色亮點和重點任務。例如,2018年南京市委常委會集中調研高淳時,賦予其“現代活力的南部副城、創新名城的南部支點、美麗南京的示范區域”的定位。面向“十四五”,高淳區在繼續堅持“一城一區一支點”發展定位基礎上,提出打造“特大城市郊區新城”的發展愿景。
南京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壯大做強金融產業,建設我國東部地區重要金融中心”。作為全市金融業的主要承載區和增長極,建鄴將把這項工作作為市委支持建鄴的“一件大事”。“十四五”期間,將“舉全區之力,高質量建設東部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區”。
作為南京打造世界軟件名城的“核心區”和“標志區”,“十四五”期間,雨花臺區將圍繞“全面創新、全域高新”這一發展定位,進一步發揮產業創新優勢,加快構建數字引領、軟硬結合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提升幸福宜居的城市功能品質,全面打造“最年輕、最創新”的新雨花——“最年輕、最創新”,這是雨花臺區首次出現這樣的“提法”,既精準提煉了區域的鮮明特征,更彰顯發展開新局的底氣、銳氣和朝氣。
“曬藍圖”更亮“作戰圖”
如果說,一個個主題詞明確了方向和定位,那么,各區域板塊“曬”出的量化數據,則直觀勾勒出“十四五”發展的新藍圖。
力爭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000億,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達到30%;集聚人口350萬,綜合實力躋身國家級新區前五位,全面形成以創新立區的“江北模式”——這是江北新區亮出的“十四五”發展目標。無論是經濟體量、全市分量、人口規模還是全國位次,都有著非常明確的量化指標。這意味著,今后五年新區將從“打基礎、拉框架”轉向“全面建設核心功能”的關鍵階段,開啟新的征程。
“不但要創新策源、走在前列,還要創出‘模式’、形成‘樣本’,給全省、全國做示范。”江北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聶永軍注意到,新區“藍圖”中專門有一句“全面形成以創新立區的‘江北模式’”。圍繞這一目標,江北新區要構建頂天立地的創新平臺,集聚活力迸發的創新要素,打造生生不息的創新生態。
“溧水藍圖”上的“主景”更是一目了然——“十四五”期間,打造“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這一定位既是溧水服務南京提升城市首位度的擔當之舉,也是大力提升溧水戰略地位的實際行動,有著豐富的戰略內涵。例如,“南京南部中心”就包括了區域地理中心、區域經濟中心、區域創新中心、區域開放中心和區域消費中心等多重功能內涵。
與其他區域板塊相比,浦口區的發布主題“獨樹一幟”——“十四五”期間,浦口將聚焦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地標。發展目標:力爭到2023年,產業營收達600億元,企業達500家,產業規模占到全市40%以上。到2025年,產業營收達1000億元以上,企業總數超600家,產業人才突破2萬人,產業規模在全市占比超過一半。
“擴產能、補鏈條、抓細分、提規模、強配套、謀升級。”發布會現場,浦口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童金洲在答記者問時,用這六個關鍵詞,給出了思路清晰、全面推進的“作戰圖”。他進一步解釋,將推進龍頭企業產能提升、產業鏈缺失環節補充、細分領域頭部企業集聚、規模企業數量擴容、供應鏈配套關系強化、升級迭代項目增進,著力打造長三角地區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不但“曬藍圖”,更有“作戰圖”;立下“軍令狀”,排出“工期表”……可以說,一場發布會就像是一場“誓師會”。圍繞南京“十四五”發展總體部署,各路“集團軍”都明確了攻堅目標,曬出了戰略戰術,亮出了戰法打法。其中,不少區域板塊結合區情實際,拿出了跟以往“不一樣”的新招、硬招、實招——
打造“兩區四地”,江寧區有個“五雙戰略”。具體包括大力實施創新與投資“雙輪驅動”戰略、城鎮與鄉村“雙軌融合”戰略、生態與文化“雙翼并舉”戰略、對內與對外“雙向開放”戰略、共享與共治“雙管齊下”戰略。
打造“創新發展引領區”,鼓樓區強調“三個突出”:突出“全域高新區”建設、突出樓宇、硅巷“雙輪驅動”、突出產業提檔升級。在此基礎上做好“三道加法”,即統籌推進“總部+樓宇”“科創+文創”“園區+景區”建設,在鞏固強化傳統優勢的同時,加快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扎實推進發展動能轉換,打造傳統產業和創新動能交融互促的“混合動力發動機”。
圍繞“最強增長極,最美新棲霞”的發展愿景,棲霞區將著力建設“國際化創新高地”,以仙林大學城為創新核心,推動創新圈、孵化圈、產業圈深度融合,建成“一城三圈”區域創新格局,基本形成“一核一城一帶一區”創新空間格局。
建鄴制定了“兩步走”戰略,雨花臺區追求“兩全兩新”,玄武有“三道加法”,秦淮要“四區同創”、高淳做“五篇文章”、六合有“六條路徑”……參加多場發布會的人民網記者顧姝姝感嘆,每一枚“發展棋子”都爭先恐后,南京“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一盤棋”,穩了!
“小目標”匯成“大愿景”
在南京“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宏闊藍圖上,高淳與六合一南一北,是兩塊重要“拼圖”。
南京各板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明顯。統計顯示,2020年,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17.95億元,其中,江寧區和江北新區(直管區)均超2000億元,分列全市第一、第二位;鼓樓、棲霞、秦淮、建鄴、玄武五個區均超千億元大關。而“北大門”六合區和“南大門”高淳區,地域面積占全市的19.6%和12.2%,地區生產總值卻均僅占全市的3.47%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南京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長三角特大城市,每個板塊都不能掉隊。尤其邊界區域,其發展水平高低和城市輻射力強弱成正比。因此,六合區與高淳區“十四五”發展規劃格外引人關注,也更加令人期待。
打造“特大城市郊區新城”,高淳底氣何在?高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賈晨分析,過去五年,高淳區交通格局的打開,以及南京市的重點支持,使得高淳區背靠南京這個特大城市,搶抓寧杭生態經濟帶、寧宣黃成長帶乃至南京都市圈南向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發展機遇疊加的“風口”。
在具體“戰術安排”上,“十四五”期間,高淳區將依托空間優勢,持續承接寧蘇錫常產業梯度轉移,持續緊盯南京市高職院校轉移、鼓樓醫院與高淳人民醫院醫聯體建設等優質醫療資源,打造成為長三角區域高等職業教育樣本城市、輻射皖南的區域醫療中心。未來五年,高淳的“小目標”是:到2025年,力爭全體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萬元,城鎮化率達到70%,人口規模超過60萬人。
六合區發改委主任管學軍在發布會上,用“五個美”概括六合建設“創新名城北部增長極,美麗古都幸福北田園”的豐富內涵。一是借助南京豐富的科教資源,強化創新賦能,加快與知名高校合作共建科技創新港,體現創新發展之美;二是隨著盟固利、云彩時代等一批百億級產業項目落地建設,體現現代產業集群發展之美;三是加速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格局,體現開放發展之美;四是依托長江、滁河岸線等自然稟賦,將優越的生態資源轉化成發展優勢,體現綠色發展之美;五是統籌雄州老城有機更新,抓好龍袍新城開發建設,體現城鄉融合發展之美。
在南京賦予各區的發展定位中,建鄴區是最能代表南京現代化、國際化形象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客廳”。從建設創新名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看,“加快建設我國東部地區重要金融中心”進一步明確了建鄴在全市金融產業布局中的龍頭核心地位。而“打造東部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區”,也正是建鄴區提請市委市政府支持的“一件大事”。
“目前,金融業已經成為全區第一主導產業,‘做金融、到建鄴’的認識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建鄴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龔成林在發布會上給出一組數字:2020年,全區金融業增加值達322億元,占GDP比重近30%,實現稅收47.5億元,占全區比重44.7%。累計集聚金融類機構超1000家,集聚度全市最高;備案基金管理機構數量、管理基金規模均居全市第一;全省僅2家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均已落戶。
“核心集聚區”如何打造?建鄴區“十四五”規劃明確“兩步走”的奮斗目標。第一步,整合優化空間布局、加快集聚金融機構、優化金融產業生態,至2025年,力爭金融類機構突破2000家,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50%左右。第二步,通過“十四五”乃至今后15年以上時間的深耕細作,高質量建成具有金融要素承載力、金融資本吸納力、金融人才集聚力、金融輻射帶動力的東部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區。
秦淮“十四五”發展總體格局是“兩高、一融”——“高品質保護更新老城、高質量開發建設新城、老城與新城融合共生”。秦淮區副區長董涵說,點亮“生態宜居”這個根本底色,打造最文化的美麗古都核心區;立足“文旅商融合”這個根本基因,打造最南京的綜合消費集聚區。秦淮確立的“小目標”,彰顯了南京老城更新的“智慧”,打造國際消費中心的“魄力”。
筑高“南北大門”,崛起“城市中心”,老城“吐故納新”……一個個區域板塊的“小目標”,就像一塊塊高質量發展的“特色拼圖”,共同匯聚成南京“十四五”的一張“大藍圖”。
“會場外”同頻“開新局”
數十年歷史的瓷畫被整體搬到了外墻,喚醒一代人的集體記憶;104米長的T臺向老廠區內延伸,屋頂的天幕在光影中幻化成一個奇妙世界;外掛的旋轉樓梯蜿蜒而上,鮮明的設計感給老廠房平添幾分柔和之美……玄武區楊將軍巷9號,南京老煙廠煥新歸來,玄武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D9街區。5月19日晚,2021中國旅游日南京分會場開幕式暨南京D9街區開街啟動儀式舉行。
“D代表著設計(Design)、目的地(Destination)和夢想(Dream),9是指楊將軍巷9號。”在玄武區文旅集團董事長劉青看來,南京老煙廠的“轉身”,可以從產業升級、功能重塑、民生福祉等多個維度解讀,高度濃縮了“創新玄武、美麗玄武、幸福玄武”的“十四五”規劃愿景,也是城市更新進入3.0時代的最新樣本。
一邊是新聞發布會上凌云縱筆繪藍圖,一邊是會場外真抓實干化實景。5月11日,江寧向社會發布“創新名城核心區”的定位,5月25日當天,江寧三大園區平臺同天舉辦三場高端創新活動,揭牌創新機構、落地創新項目、舉辦創新峰會……以實際行動挑起“核心擔當”,展露“核心力量”。5月26日下午,建鄴區傾心打造的“金魚嘴每日路演”品牌活動拉開帷幕。“日日有路演,天天有活動。”建鄴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年排定200余場活動,就是要讓資本、項目、技術、人才在“集聚區”充分涌流,融會貫通。
上個月,棲霞山長江大橋北側的江畔龍袍一片歡騰。工程車、挖掘機方陣齊聲鳴笛,六合區又一批重大項目開工。最引人矚目的是云彩時代大型工業儲能項目,總投資217億元,一期投資100億元,即將生產的大型工業儲能電池是國內首創新型干電極電化學儲能電池,項目達產后,可年產20GWh大型工業儲能電池,預計年銷售收入達百億元。開工儀式現場的隔壁地塊,就是六合史上首個百億級先進制造產業——南京榮盛盟固利新能源電池項目的建設現場。兩個百億級項目所在的龍袍新城,24個子項目同時啟動,包括保障房、道路交通,幼兒園、小學、市民中心、污水處理廠等生活配套項目總投資111億元,城市框架全面拉開。產業、城市“大動作”頻頻,恰是六合區圍繞“十四五”目標不斷發力的生動寫照。
“6個月就生產出第一枚芯片,我也沒有想到!”5月19日, 浦口經開區林春路上,江蘇芯德半導體投產已經有一個多月。企業董事長張國棟介紹,這個總投資9.5億元的集成電路封裝項目,又一次刷新了國內封裝廠建設“浦口速度”。而當天上午,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廳內,浦口區區長曹海連介紹,聚焦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地標,浦口將推進產業鏈條從“全”向“強”邁進,扶持政策從“廣”向“專”邁進,配套設施從“有”向“精”邁進,產業生態從“好”向“優”邁進,著力打造長三角地區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政府有承諾、行動見實效;藍圖已繪就,腳步正鏗鏘。會場內外同頻共振,交相輝映,匯聚起奮進“十四五”、奮力開新局的“南京氣象”。
(作者:王世停 盛文虎 仇惠棟 鹿琳 許雯斐 朱泉 李凱 董翔 周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