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定于10月19日至25日舉行。2016年以來,安徽積極創建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省已擁有7家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安徽省發改委表示,五年來,各基地著力集聚創新資源,持續提升創業活力,有力帶動了全省創新創業深入發展。
創新創業服務升級市場主體蓬勃發展
作為第一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合肥高新區不斷簡化企業登記程序,實施市場主體“申報承諾+清單管理制”改革。通過實施“營商環境領跑計劃”,圍繞政務服務等六大環境,提出26項具體任務、107項任務清單。如今,基地內企業登記“一日辦結”率超過97%;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率超過90%。
高新區已經成為全省創新創業服務全面升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由于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優化營商環境等各類舉措落實落細落到位,合肥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情高漲。2019年,合肥市正式邁入百萬市場主體的城市。
今年以來,合肥市更是把市場主體“擴增量”作為加大就業機會、推動經濟發展主要舉措,把市場主體“易退出”作為優化營商環境、保持企業活躍度的必要條件。一方面,積極構建“線上線下”便利化注銷流程;另外,積極試點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4.45萬戶,同比增長43.15%,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3.60%。截至6月底,全市實有市場主體122.09萬戶,同比增長15.82%,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33.71%。
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能力顯著增強
作為第二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近年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與地方政府共建了6個成果轉化平臺,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十三五”期間,基地開展技術轉移1605項,合同金額11.91億元;共有162項科技成果評估作價6.21億元入股設立68家科技型企業,實施科研團隊股權獎勵4.31億元。
“這些年來,各基地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能力有了顯著增強。”安徽省發改委高技術處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合肥高新區也已經建設了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37個、國家級平臺73個,以及中科院創新院、中科大先研院等近40個新型創新組織,累計轉移轉化科技成果近2000項。
創新平臺增加提升創業帶動就業能力
合肥市經開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作為第三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合肥市經開區已培育形成南艷湖高科研發、大學城科技孵化、明珠廣場眾創空間三大創新集聚區,并打造了清華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七大創新平臺,規劃“雙創”載體面積243萬平米,各類創新平臺共吸納創新創業項目1500個。
合肥高新區則大力支持兩院院士創辦源頭技術成果產業化公司,累計落戶院士團隊企業17戶,依托中科大先研院等創新載體,組建以教授、研究員為核心的高端創業公司逾600家。同時,搭建 “科技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線上服務平臺,目前已有近200家企業進駐,4萬名高校畢業生注冊。
各類創新平臺的成功搭建,有效提升了創業帶動就業能力。比如,位于馬鞍山慈湖高新區的江東創業大學,實行“培訓教學點+孵化基地”模式,持續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服務,累計實現參訓人數1567人、成功創業550人、帶動就業超2600人。
示范基地內創新創業典型不斷涌現
對于成功創建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的,安徽也不斷加大要素支持力度。“對新認定的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安徽省均給予一次性獎勵500萬元。”相關人士表示,經過幾年來的努力,雙創示范基地創新資源加速集聚,“雙創”活力明顯增強,示范基地內創新創業典型不斷涌現。
以位于蕪湖高新區的“三只松鼠”為例,創業之初只有5人,如今已經發展到5000多人的規模,帶動納稅超20億元,孵化600余位創業者,帶動就業超15萬人。而位于合肥市的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也持續保持創業項目高成長性的記錄,引進、孵化企業96家、團隊56個,獲各項專利1300余件,帶動就業2000余人。
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鏈條
“十四五”期間,安徽省還將不斷優化創新創業創造生態。一方面,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打造人才鏈,推進產創才融合,加強人才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打造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
另外,設立人才創新創業基金,實施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留學回國人才創新創業扶持計劃;建立皖籍人才數據庫和人才服務保障體系,高標準建設一批高端人才集中生活服務區,支持企業建設技能人才公寓,在職業資格認定認可、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方佳偉
新聞鏈接
安徽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過半在合肥
目前,全省已經擁有7家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分別為第一批的合肥高新區,第二批的蕪湖高新區、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第三批的合肥經開區、蚌埠高新區、馬鞍山慈湖高新區。其中:區域類雙創示范基地5個,科研院所類1個,企業類1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