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關鍵時期,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是穩經濟的重要支撐,近期各地區各部門搶抓三季度施工旺季的時間窗口,加快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進度。
專家表示,在各項政策利好支持下,三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重回兩位數以上,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
穩投資再部署再加力
進入三季度,各地區各部門掀起新一輪重大項目建設熱潮,對穩投資再部署再加力。
7月30日,河南鄭州17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82.7億元;8月3日,江西贛州242個重大項目聯動開工,總投資超1600億元;廣西近日發布今年第三批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方案,507個項目總投資7926.3億元……
交通運輸部表示,將堅持適度超前,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著力推動打通“斷頭路”、水運通道項目等開工建設,提前實施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國家電網表示,到年底前,預計再完成近3000億元電網投資,開工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總投資4169億元,屆時在建項目總投資有望創歷史新高,達到1.3萬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投資超過2.6萬億元。
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既利當前又利長遠。“重大項目建設投資逆周期特點明顯,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較大,不僅利于短期實現穩增長,也利于長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一是利于形成實物工作量,實現經濟循環產需銜接、暢通運轉;二是可以發揮投資的“乘數效應”,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當前,必須一以貫之大力推動擴大有效投資。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有效投資對經濟恢復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基礎設施投資在穩定經濟大盤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從投資整體形勢看,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所回落,房地產投資仍在觸底之中,未來基礎設施投資有望進一步回升。”溫彬說。
更好釋放政策效能
近期,黨中央、國務院密集部署穩投資相關政策舉措。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專項債等政策效能釋放還有相當大空間,并能撬動大量社會資金,要以市場化方式用好,更好發揮有效投資補短板調結構、穩就業帶消費綜合效應和對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性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科學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是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的前提下,聚焦疏通卡點堵點采取的有效舉措,既能為項目解決資本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又能更好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配套融資支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有助于保持投資穩定增長。
婁飛鵬認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可以有效發揮其定向調控作用,在豐富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重大科技創新領域項目等資金來源的同時,撬動商業性金融機構為相關項目提供融資支持,降低項目的融資難度和資金成本。從政策層面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也有助于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更好發揮貨幣政策精準調控作用,有效彌補社會需求不足。
對于資金投向,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以市場化方式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物流、農業農村等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不得用于土地儲備和彌補地方財政收支缺口等。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正加速落地顯效。7月21日,農發行投放了首筆農發基礎設施基金5億元,用于支持重慶市云陽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7月22日,國家開發銀行設立的開發性金融工具完成首批兩個項目投放,出資13.07億元支持呼北高速山西離石至隰縣段工程項目和河南安陽豫東北機場項目。多地加大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爭取力度,并推動已爭取到政策性開發性基金額度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召開會議提出,更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來更多投資拉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從投資先行指標看,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13.4萬個,比去年同期增加2.6萬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2.9%;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18.8%,投資持續穩定增長具備有利條件。
“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速高于各項貸款余額增速,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提前下撥、靠前發行,這些對豐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具有積極意義,也將推動下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繼續保持相對較高增速。”婁飛鵬表示。
溫彬表示,當前重大項目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建設等領域,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對于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具有直接效果,同時也可以帶動消費增長,對于穩定經濟大盤意義重大。
宏觀政策方面,魏琪嘉表示,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以政策穩定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同時增強政策的前瞻性精準性。“向投資要潛力,很重要的一環是促進民間投資。當前民間投資面臨一些堵點難點,這既是外部沖擊造成的,也與企業預期有關。”魏琪嘉表示,要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強化對投資的要素保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 (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