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杭州)算力小鎮的調查
隨著我國首個“算力小鎮”開園,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正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全國各地爭相發力,陸續布局算力產業,相關產業鏈產值預計達萬億元。“算力”是什么?“算力小鎮”究竟干什么?該如何布局?經濟日報記者日前深入全國首個“算力小鎮”所在地——杭州臨平區尋找答案。
去年底,全國首個“算力小鎮”在浙江杭州開園。
公開信息顯示,小鎮將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以產學研一體的算力研究院和超級算力企業為抓手,打造長三角算力應用端樞紐中心和全球一流的算力產業創新區。未來,這里將會成為長三角算力產業的新坐標。
搶抓“算力時代”新機遇
對杭州來說,特色小鎮并不新鮮。夢想小鎮、云棲小鎮、藝尚小鎮等,早已聲名遠播。
然而,算力小鎮與這些小鎮大不相同。通俗地講,算力就是計算能力。它指代了人類對數據的處理能力,也集中代表了人類智慧的發展水平,而算力產業則是對新型計算技術及產業的統稱。有關專家表示,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相關產業鏈產值預計達到萬億元。
正因如此,算力產業概念被直接引爆,全國各地爭相發力,陸續布局算力產業。
浙江省“十四五”規劃的“首位戰略”,就是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要集成力量建設創新策源地,加快構筑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以“爭創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為目標的杭州,也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設“第五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高端算力產業綜合體,成了杭州搶抓數字經濟“算力時代”新機遇,踐行兩大規劃過程中的重要抓手。作為滬杭融合的橋頭堡,擁有扎實制造業基礎的臨平區優勢明顯,成為杭州建設高端算力產業綜合體的首選。
臨平區最大優勢在于擁有強大的實體經濟基礎。對于算力產業來說,實體經濟是其實踐和創新過程中“最好的大學”;對于實體經濟來說,算力產業則是其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最好的助推劑。目前,臨平區共有規上工業企業628家,大多數是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算力產業不愁沒有大顯身手的舞臺。
此外,臨平區還擁有不少得天獨厚的優勢。算力小鎮坐落在臨平區最南端,是為數不多擁有高鐵、地鐵的“雙鐵”產業綜合體,距上海僅有2小時車程;算力小鎮周圍擁有一大批高端創新平臺,諸如阿里巴巴云計算數據中心、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浙江分院等;臨平區還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周到、專業的全流程服務也為算力小鎮內的項目發展營造了環境。
如今,作為算力小鎮落戶地,臨平新城正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業,培育數字產業生態,不斷加快構建“1+3+N”產業創新平臺,其豐富的產業生態可加速形成以算力、算法、算數為代表的獨特競爭優勢。
布局全周期產業鏈
坐擁諸多優勢,小鎮如何布局?
走進算力小鎮,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入駐企業的員工們忙碌著日常工作,大小公共會議室內幾乎沒有斷檔;正在為一些企業裝修的工人們也進進出出,加緊施工。
“小鎮規劃范圍建設占地面積約3.52平方公里,目前共有4幢樓宇,每幢8層至10層不等,單層面積7000平方米至10000平方米不等,共計46萬平方米。”臨平新城管委會負責人介紹。
盡管選址地位于滬嘉杭G60科創大走廊、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與錢塘江金融港灣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引領浙江省算力產業發展、打造長三角地區算力產業的行業應用端樞紐中心過程中已經占得“地利”,但在產業布局上,“算力小鎮”依然煞費苦心。
最終確定的方向是,算力小鎮要布局全周期的產業鏈,瞄準“數字經濟+硬科技”融合發展,圍繞以算力為基礎的芯片設計、人工智能兩大主賽道,輔以泛算力為基礎的數字化平臺經濟,著力打造集算力研究院、算力高峰論壇、算力母基金、算力創新載體于一體的產業生態集群,力爭形成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創新企業“鋪天蓋地”的特色產業格局。
國家特聘專家、烏鎮智庫理事長張曉東認為,在此過程中,算力小鎮應該按照創新企業、重點企業、超級企業的分類三段式布局。超級企業可以引領行業生態,重點企業可以當好中堅力量,創新企業代表未來希望。有了這3個層次,每項技術均可找到最合適的賦能對象,“產學研一體化”才能更好地運轉,算力小鎮才能實現不斷上升的良性循環。
目前,小鎮招引成效初顯,已簽約算力科技、聯芯通、圖靈算力研究院等19個項目,創新載體8個、儲備項目近200個。
“我們的目標企業是以研發為主、估值在1億美元到10億美元之間的創新企業。”臨平新城招商部門負責人表示,未來小鎮計劃重點實施浙商數字產業園、算力科創產業綜合體等11個產業建設項目,創建期(2021-2023年)內投資約30.67億元,全部為特色產業項目投資,預計到2023年,算力及關聯服務業年稅收收入5億元。
緊跟算力小鎮正式啟動的步伐,溫卓明將公司總部遷至了小鎮一期啟動區塊。他創辦的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衛星及飛行器研制以及AI算力應用。“我們的夢想是希望設計制造的太空智能機器人群落,能飛向無邊的星空,去探索、去耕耘,助力人類文明邁向浩瀚星際。”溫卓明說,要實現這一夢想,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撐。
遷入算力小鎮,溫卓明認為找到了更適合企業未來發展的平臺。“這里有算力產業新生態。小鎮引入算力研究院、算力領域頭部企業,將帶動形成一個產業生態,這是我們很看重的一點。”
據了解,在算力小鎮這個“大孵化器”內,還有各個領域專業化的“小孵化器”。目前,已有紫卓科技創新中心、航啟算力數據應用加速器等8個創新載體落戶小鎮一期啟動區塊。
“東數西算”算未來
在算力小鎮致力構建的產業新生態中,算力研究院是重要一環。它就是浙江圖靈算力研究院,堪稱算力小鎮建設的核心引擎。
日前,浙江圖靈算力研究院已明確入駐算力小鎮,借力該研究院內的“算力云”平臺,長三角地區的任何單位都可以“借到”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四大超算中心強大的算力,完成模型搭建、數據推演等需求,承擔起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重任。
去年,浙江圖靈算力研究院成立并率先入駐算力小鎮,在國內外多次創業的張曉東在近花甲之年選擇了算力這條賽道掛帥出發,出任研究院首任院長。在張曉東眼中,“算力小鎮實在太重要了”。他說,算力是信息化、后信息化時代國與國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競爭力的重要考量。然而,目前國內現狀是東部地區“數據中心”資源吃緊,西部“數據中心”賦閑。
為破解這一局面,國家啟動了“東數西算”工程。
2021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提出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國家樞紐節點之間進一步打通網絡傳輸通道,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提升跨區域算力調度水平。長三角地區是布局全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區域。
從這個意義上講,算力小鎮就是“東數西算”工程中的樞紐,是算力產業落地生根的平臺,更是算力產業發展的未來。目前,借助已經搭建起的“算力云”平臺,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和用戶將可以用更少的代價獲取更高的算力,有效地加速長三角地區的算力民主化。
張曉東認為,縱觀人類歷史發展,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能源的革命,且每次革命的盡頭都伴隨著能源的民主化。算力產業真正可見的未來,是算力民主化,算力小鎮應該成為這種“未來”的具象化體現。
何謂算力民主化?張曉東舉了個例子:現在人們用的智能手機,放在二三十年前就是當時的超級計算機,甚至性能更好。當時,一臺超級計算機要1億美元,如今智能手機僅需幾千元人民幣。讓普通人更便利更便宜地獲得算力,就是算力民主化。
正因如此,算力小鎮在規劃中就明確指出,將始終堅持“產學研一體化”。臨平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意味著算力小鎮會充分發揮政府、企業、高校在創新鏈不同環節中的作用,建立開放型的協同創新體制,全力促進各項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算力產業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借助‘產學研一體化’,我們讓更多算力技術產業化,融入普羅大眾的生活中。擁有這兩者的算力小鎮,無疑將會成為算力民主化進程當中重要的一筆,這也將促使長三角地區在‘算力時代’占得先機。”張曉東說。
這是一條全新的道路。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在建立開放型的協同創新體制中,算力小鎮也并非“單打獨斗”。小鎮與周邊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浙江院、工業互聯網產業園、云計算數據中心等聚合形成高能級創新平臺集群,將更好賦能臨平乃至長三角地區的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也有潛力成為浙江數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正因如此,算力小鎮被視為杭州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承擔其建設和運營的臨平新城也制定了明晰的推進路徑:通過3年努力,力爭集聚企業200家,實現產值70億元。此外,還要實施上市企業總部基地、人才公寓等建設項目,打造成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的區域。(經濟日報記者 黃 平)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