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領域發揮著新增長引擎的作用,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路徑。深圳營商環境優越,科技創新產業鏈完整,創新優勢明顯。隨著深港合作日趨深入,創新合作平臺建設加快,由此生成的新質生產力,正引領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全球招商大會彰顯
新質生產力“含金量”和“含新量”
以“開創新格局,共享新機遇——投資深圳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深圳全球招商大會2023年末在深圳舉行。大會招商引資成果斐然:洽談簽約超380個項目,涉及投資額超萬億元;一批重大項目現場簽約,包括荷蘭殼牌新能源業務運營中心、美國星巴克中國創新科技中心、國藥GE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先進制造基地、中國農發集團漁業總部、中國稀土集團創新總部基地、寧德時代重卡騏驥換電全球總部、復星醫藥集團大灣區總部等。
其中,復星集團將在深圳坪山落地“復星醫藥大灣區總部”,旗下復宏漢霖、復星凱特的部分產線作為首批入駐項目,致力于打造復星醫藥創新藥全球第二總部;GE醫療與國藥集團旗下國藥器械成立了首個央企控股的醫療器械影像合資企業,落地深圳市光明區。
生物醫藥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球各國競相發展的重點領域。深圳是首批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大力度培育發展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大健康產業三大集群,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新業態不斷涌現,集群創新能級不斷提升。
隨著一批龍頭企業、創新載體、重大項目落地,深圳生物醫藥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動力源和“增量器”。深圳將加大力度培育生物醫藥與健康集群,向全球知名研發中心和國際一流產業集聚高地穩步邁進。
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軼昊表示,2023年是GE醫療中國在深圳加速投資布局的元年。創新是GE醫療的DNA,“我們要不斷把最好的創新帶到中國,在中國生根結果。相信在未來,深圳肯定能建成全球領先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完整的城市。當前,深圳大手筆打造“超充之城”,“一杯咖啡,滿電出發”正成為深圳新的城市名片。殼牌中國集團主席陳琳表示,殼牌將立足深圳,積極參與世界一流“超充之城”和光儲充一體化全球示范城區建設,攜手打造“綠色智慧能源之城”。據悉,殼牌和比亞迪的合資公司落地深圳一年來捷報頻傳,目前在深圳運營著超過13000個電動汽車充電終端。
最優營商環境
助力形成新質生產力
規模巨大的科技及創新企業數量,支撐了深圳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基礎。而深圳最優化的營商環境,無疑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助燃劑”。
全球招商大會的豐碩成果,全面展現了深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進展,也彰顯了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吸引力。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全球招商大會2019至2022年累計洽談簽約項目超900個,涉及意向投資總額超3萬億元。優越的營商環境,吸引了世界500強、外資港資、央企國企、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和各類智能制造中心、創新科技中心、新能源新材料研發中心、醫療器械工程創新中心等落戶深圳,落地項目涵蓋了金融、新能源、AI等領域。
近年來,深圳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一號改革工程”,連續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居全國前列,18個評價指標全都成為全國標桿。2020年至2022年,深圳還連續三年獲評全國工商聯“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稱號。
優良的營商環境,令深圳成為跨國投資的熱土。截至目前,深圳全市登記的商事主體累計達到422萬戶,總量和創業密度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世界500強企業增至11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超562家;專精特新企業超8600家,其中國家級“小巨人”742家,數量在全國大中城市名列前茅。2023年,深圳新設外資企業7181家,同比增長36%,外資來深勢頭不減;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6%;高技術產業增長16%,引資結構不斷優化。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秦世杰告訴記者,深圳自2018年起每年都推出改善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累計推出了一千多項惠企利民的政策措施,持續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優化。2023年深圳又出臺了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三年工作方案,加快打造全球投資首選地。
為了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塑造“鏈接全球”的新動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打造全球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最佳城市,深圳還重點突出加大了先進制造業領域招商引資力度,以最優的營商環境在智能傳感器、智能終端等產業領域開展招商專項行動。僅2023年深圳就前往國內外20多個城市開展招商引資,吸引了西門子、中汽研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并與奔馳、意法半導體、GSMA等各類全球領先的企業和機構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
新質生產力
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
深圳中南部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北部接壤地帶有一個3.89平方公里的園區,這里是香港北部都會區與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的天然交匯點——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港在此一水相連,在這里可以直接觸摸到兩地科技融合發展的最強脈搏。
2023年8月,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未來深港合作提供了新的“空間著力點”。目前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港園區已經聚集了447家科技企業和23家科研機構,包括一大批世界500強的研發中心和獨角獸企業;12名院士在此工作,科技人員更是高達3000多人,超過1500名粵港澳創業青年集聚于此,共同攜手,助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未來,這片“一灣相融”的沃土,將發展河套優勢,共建創新特區,打造一個世界級的科研協同創新高地。
“小河套”內做“大文章”。是科技創新和由此帶來的新質生產力潛質,為深港合作提供了“強強聯合”的“發力點”。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總體空間規模雖小,但空間開發潛力巨大。只有將河套科技創新合作置于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重要位置進行路徑設計,通過優勢互補和錯位發展促進深港合作,才能充分激發出“小地塊”的“大潛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融合與新質生產力形成。
深圳和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子星城市”。香港具有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基礎和優勢,而深圳科技創新產業鏈完整,科技創新企業規模不斷增長,頭部科技創新企業的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創新優勢明顯。在產業領域,深圳-香港-廣州已經連續4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深圳還入選了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深圳的5個園區入選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TOP50,4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入選“國家隊”……一道道先進制造業風景線,“擦”亮了大灣區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從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香港北部都會區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隨著國家重大創新發展平臺建設進程不斷加快,深港合作有了更加堅實的空間支撐。全面整合發展資源,發揮新平臺優勢,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建設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跨界大都市區,逐漸成為深港合作的新方向。(記者 李曉玲 深圳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