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國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近20%的人口,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并且向“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
糧食產量穩步增長
第一,人均占有量穩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人均糧食占有量209公斤,1996年為414公斤,2021年達到483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第二,單產顯著提高。2010年平均每公頃糧食產量突破5000公斤。2021年達到5808公斤,也就是說,全國糧食作物單產達到387公斤每畝。
第三,總產量連上新臺階。201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突破5.5億噸,2012年超過6億噸。2021年達到6.83億噸,連續7年超過6.5億噸,口糧儲備長期保持在70%以上;保持耕地面積19.18億畝,糧食播種面積達17.64億畝,建成高標準農田9億畝左右。目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基本實現良種全覆蓋和全程機械化,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億畝,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夯實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谷物供應基本自給
第一,實現谷物基本自給。目前,我國谷物自給率超過95%,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二,確保口糧絕對安全。近幾年,稻谷和小麥產需有余,完全能夠自給,進出口主要是品種調劑,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食物供應體系不斷健全
第一,倉儲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2018年全國共有標準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倉容規模進一步增加,設施功能不斷完善,安全儲糧能力持續增強,總體達到了世界較先進水平。
第二,物流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國糧食物流總量達到4.8億噸,其中跨省物流量2.3億噸。糧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公路、鐵路、水路多式聯運格局基本形成,糧食物流效率穩步提升。
第三,糧食儲備和應急體系逐步健全。政府糧食儲備數量充足,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在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建立了10-15天的應急成品糧儲備。應急儲備、加工和配送體系基本形成。
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中國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加大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支持力度,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5.50億畝。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大力普及管灌、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大水肥一體化等農藝節水推廣力度,大面積推廣科學施肥、節水灌溉、綠色防控等技術。2020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超過了0.56,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的化肥、農藥利用率分別達到40.2%、40.6%,農膜回收利用率超過80%,秸稈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87%、76%,綠色生產正成為現代農業的主旋律。
居民健康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第一,膳食品種豐富多樣。現在,油料、豬牛羊肉、水產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人均占有量較10年前大幅增加。居民人均直接消費口糧減少,動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糧食食物消費增加,食物更加多樣,飲食更加健康。
第二,營養水平不斷改善。我國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能量攝入量2172千卡,蛋白質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城鄉居民膳食能量得到充足供給,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供能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能比上升,優質蛋白質攝入增加。
2020年,成人平均身高繼續增長,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持續改善。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降至7%以下,低體重率降至5%以下,均已實現2020年國家規劃目標。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貧血率為8.7%,6-17歲兒童青少年貧血率為6.1%,孕婦貧血率為13.6%,與2015年相比均有顯著下降。
貧困人口吃飯問題有效解決
我國高度重視消除饑餓和貧困問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探索出了一條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消除饑餓和貧困的成功道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效卓著。按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國家。到2020年底,我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這十年,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國際形勢日趨復雜嚴峻的背景下,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產能,筑牢大國糧食安全根基,牢牢端穩中國人的飯碗。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新時代偉大成就:糧食安全》講稿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