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完成了浙江省首單茶園碳匯交易,松陽縣李山頭村的3278畝茶園累計產生1416噸碳匯,實現交易額5萬元人民幣;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全球環境基金農業示范區內,通過采取固碳、減排、氣候變化適應以及增效增收等技術,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減少15%至25%、固碳量增加12%至17%、作物單產增加5%至10%的成效。
如今,在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發展生態低碳農業。當前,我國農業低碳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果?未來的發展路徑是什么?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專家。
“農業既是我國溫室氣體排放源之一,又是碳匯系統。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情況下,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堅持減排增匯替代節能協同推進。”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指出。
中國農科院發布的《2023中國農業農村低碳發展報告》顯示,當前,我國農業以1/16的碳排放創造了1/10的GDP,主要農產品碳排放強度呈下降趨勢。我國基本建立了農業農村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和政策體系,國家重大農業綠色行動成效顯著。
“從統計情況來看,我國農業農村碳排放是基礎性、生存性排放。它是保障民生福祉和社會經濟健康發展必需的排放,可以減少,但不可替代。同時,我國單位糧食生產碳排放持續下降,萬元農業GDP碳排放、人均農業人口碳排放均遠低于歐美等農業大國。”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指出。
據介紹,為了發展農業農村低碳生產,我國采取了一系列穩定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和專項行動。其中包括每年投入1000億元左右的資金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既能提高節水灌溉等新技術采納率,又可以抑制碳排放強度,具有顯著的糧食增產與碳減排協同作用。多年數據分析表明,我國大豆、馬鈴薯、甘蔗等單位農產品的碳排放強度呈下降趨勢。
我國歷來重視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近年來,在農業減排固碳戰略、政策和技術措施研發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15年,我國向聯合國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承諾推進農業低碳發展,同年頒布“一控兩減三基本”政策,提出農業節水、化肥農藥零增長、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措施;2017年印發《關于實施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的通知》;2022年,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提出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十大行動”,降低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提高農田土壤固碳能力,為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貢獻。
未來,我國低碳農業如何發展?梅旭榮認為,農業農村領域低碳發展的主要路徑應該是減排優先、碳匯補償,以及降低單位農產品強度。
具體來看,在農業生產中,要主攻單產穩定,提高總產和資源利用率,盡可能做到降低碳排放;提升農業碳匯能力,推進農業生態價值轉化。特別是要提升農田土壤有機質含量,通過實施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有機無機肥配施、生物碳還田固碳配肥;推進農業農村減污降碳,發揮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通過發展智慧氣象、韌性管理,采用新型能源,培育智慧農民來推動和發展韌性農業與韌性農村。
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站長嚴東權認為,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市場主體和廣大農民積極參與的長效機制。既要加快技術研發,更要突出技術推廣應用。綠色產品、綠色投入品、綠色農機、綠色化肥農藥等不僅要研發出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推廣到基層,讓農民用上,這樣才能讓減排降碳的潛力真正釋放出來。(記者 常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