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沃野,一望無垠,鳥啁蟲鳴,綠濤陣陣。在我國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有著全國最大墾區的北大荒集團夏管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暖風吹拂,各種農作物沐浴著陽光雨露,正快速生長。從松花江畔到興凱湖邊,從黑水之濱到烏蘇里江沿岸,一場科技興農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游客在北大荒集團閆家崗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游覽。記者 張濤 攝
無人機作業解放人工
在北大荒集團寶泉嶺農場有限公司雙峰山管理區種植戶閆鵬家地塊上空,一架植保無人機正在向稻田池里噴灑液態肥。
閆鵬站在地頭一邊拿手機看無人機的飛行路線,一邊笑著對記者說,“用無人機往稻田池里施肥噴灑得特別均勻,秧苗吸收好,還能減少肥料浪費。無人機噴灑液態肥效率高,預先在電腦上規劃好飛行路線,無人機就可以自行作業,和純人工作業相比要輕松很多。”
“一架無人機作業一個小時,相當于一名工人作業五六個小時。”閆鵬說,相同大小的地塊,使用這種無人機噴灑液態肥,綜合測算人工成本下降了約40%。
雙峰山管理區黨支部副書記張磊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整個管理區水田面積約2.1萬畝,在噴灑液態肥這一環節就能節省約4萬元成本。“現在整個管理區灑肥作業基本都在使用無人機,人工灑肥已經成為歷史。”
無人機作業不僅能提高作業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還能減少農藥用量,為黑土地“增綠”。
“無人機打農藥,一個小時完成100多畝。”站在地頭,北大荒集團二九〇農場有限公司大樺樹管理區種植戶吳賓指著頭頂掠過的無人機說。往年夏管,吳賓打農藥都會雇別人家的無人機,今年他和其他幾名種植戶合資采購了一臺新型植保無人機,作業效率比原來提升了約20%,雖然購買無人機增加了不少開支,但農藥成本卻節約了不少。
“這種無人機內置了全新的導航系統與算法軟件,作業精度大大提高,規劃作業路徑更精準,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用藥量還降低了10%。”二九〇農場有限公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初昌明說,這不僅降低了種植戶植保成本,還減少了農藥殘留,讓種出的糧食吃著更放心。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將先進的農業現代化技術引入生產各個環節,持續提高作業效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夯實根基。
不久前,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三合屯機場,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一架架農用飛機沖上藍天轉場后向墾區各既定作業農場飛去,北大荒集團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2023年度農化作業正式拉開帷幕。在接下來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各機組將在各既定農場執行航空植保任務,為再奪糧食豐收貢獻力量。
在北大荒集團七星農場有限公司第十六管理區,一架加滿藥劑的航化飛機正在田間進行作業,飛機往復飛行,所到之處帶起陣風,吹得稻田起起伏伏,秧苗隨風搖曳。種植戶魏寶成站在地頭望著天上的飛機說,和無人機相比,這種植保飛機每次飛行攜帶藥劑量更大,作業效率更高,藥劑霧化效果更好,由于飛機飛行速度快,其所攜帶的風會將作物的葉片吹起,使葉片正反兩面都被淋上藥劑,植保更徹底。“相比之下,無人機植保更靈活,在墾區這兩種植保方式都很普遍。”魏寶成說,使用飛機航化植保需要種植規模大且集中連片,其他地方使用的很少。
“3700畝,第一遍航化作業已經完成,飛機一飛就完事,省心,放心,效果好。”在北大荒集團紅色邊疆農場有限公司,規模家庭農場場長李振海說,自從種植戶們組成規模家庭農場,小塊的耕地連成了大片,紅色邊疆農場有限公司每年都會組織航化飛機對耕地進行統一航化作業。“感覺玉米抗病能力更強了,產量也比原來高。”李振海說。
北大荒普陽農場的農情監測系統。資料照片
數字化管理降本增效
眼下,在北大荒集團共青農場有限公司的水稻種植地塊里,智能灌溉、淺埋滴灌等多項現代化灌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夏管工作充滿“科技感”。
共青農場有限公司田邊的渠里,清水汩汩流淌。共青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副總經理王炳南指著水流說,前些年給稻田灌溉排水,需要安排專人到田間觀察水量、在泵站守著水閘開關,費時費力,水量控制也不精準,現在安裝了智能排灌系統,遠程使用手機就能開關泵站和農渠進退水閘門,一鍵完成田間水資源管控調配工作,“智能排灌系統能自動檢測水位,自動排灌,水量控制更精準”。
“智能排灌系統的配套工程建好后,整個夏管期間平均每畝地能節水50多噸。”共青農場有限公司水稻種植戶付鵬說,節水降低成本的同時,由于智能排灌系統灌溉更及時、精確,糧食產量也得到提升。
智慧農業的優勢體現在夏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北大荒集團普陽農場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區的水稻種植地號內,一套集災情氣象監測、土壤墑情監測、病蟲害監測和苗情長勢監測于一身的農情監測設備,正以24小時立體化的方式對水稻生長情況、空氣中溫濕度等信息進行全面監測。普陽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工作人員王帥介紹,依托這些智能化設備,不僅可以針對田間出現的狀況進行更科學的判斷,其所采集的數據還能為灌溉、用藥、施肥提供指導。
第四管理區種植戶鄭國成有著14年水稻種植經驗,今年種植面積接近800畝。鄭國成說:“以前一到夏管時節,總得跑到地里觀察水層,判斷病蟲害有沒有發生,現在在農場的‘四情測報平臺’上一目了然。”
鄭國成介紹,靠人工觀察,不僅費時費力,在病蟲害前期還容易因觀察不仔細導致不能及時發現處理,現在用“四情測報平臺”可以在蟲害出現的第一時間發現。“早發現早處理,放心又省事。”鄭國成說,智慧農業的推廣和普及,讓夏管工作變得輕松省力。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積極推進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建設,越來越多的“黑科技”被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北大荒集團綏化分公司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東富鎮進行社會化服務的地塊里,農業數據采集設備在田間整齊排列。綏化分公司農業發展部負責人吳裝介紹,這些設備能實時采集作物長勢、病蟲草害、土壤墑情養分等數據并回傳至智慧農業管理平臺,平臺對收集的各類數據進行分析后,生成作業指令發送給智能農機,實現智能化作業。
“我們用這些設備打造智慧農場,工作效率提高了30%以上,糧食增產10%以上。”吳裝介紹,今年綏化分公司在哈爾濱市道里區和綏化市北林區共打造兩處智慧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地塊實現了全生產環節智能化作業。“北大荒農業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不斷得到應用,讓農業生產變得越來越輕松和高效。”吳裝說。
北大荒建立的現代化水稻生產基地。記者 張端 攝
綠色技術穩“耕”基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是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料。隨著黑土地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人們保護黑土地的意識越來越強。
在北大荒集團寶泉嶺農場有限公司嶺瓜鄉管理區追肥現場,一臺智能變量施肥機正在嶺瓜鄉玉米高產示范田作業。這里的地塊被按面積平均劃分為一個個“單元”,施肥機在每個“單元”作業都會相應地調整追肥量。
寶泉嶺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生產部業務主管李闖介紹,農場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合作,在田間安裝了一系列傳感器,能快速高效獲取作物葉面積、葉層氮含量等參數,精準識別作物長勢情況。
“我們根據每個單元作物‘饑餓’程度精準開具施肥‘處方圖’,可以防止過量施肥,用肥量減少5%到15%,糧食增產5%以上。”李闖說,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精細化、變量化的田間管理,減少肥料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土地因施肥過量造成板結,進而影響糧食產量。
防治蟲害一直是夏管工作的重要內容。走進北大荒集團軍川農場有限公司川北管理區的綠色農業生產示范田,300畝的地塊中分布著16個頻振式殺蟲燈。川北管理區農業技術員陳雨生指著其中一盞介紹,這種殺蟲燈可以根據外界光線強弱自動開啟紫外燈光,引誘并滅殺田間害蟲,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專人對殺蟲燈進行檢修。
“這樣滅殺害蟲比使用農藥更綠色環保。”陳雨生說,眼下正是各種害蟲剛剛開始繁殖的時候,以往噴施農藥進行蟲害防治,不僅成本高,還會增加農藥殘留,使用這種殺蟲燈,可以達到減少農藥投入,從而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川北管理區種植戶萬翠華說,地塊里安裝了這種殺蟲燈后,自己省去了噴農藥的勞作,土壤中的農藥殘留更低,種出來的水稻在市場上更受歡迎。
在北大荒集團新華農場有限公司青山管理區21-6號地塊,用無人機從高空向下俯瞰,壟形彎彎曲曲,與周邊地塊的直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華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生產部總經理王澤陽介紹,這個地塊共有165畝,地塊當中有明顯低洼。“這樣的地塊很有可能形成新的侵蝕溝,對黑土地是一種傷害。”
王澤陽說,如果在這樣的地塊中還按照常規的方式起壟,在雨天,雨水會順著壟溝將表層黑土沖進低洼處,長此以往會形成侵蝕溝,進而不斷“蠶食”溝邊耕地,造成黑土流失。“現在我們接近等高線起壟,讓壟的走向與等高線走向一致,能將大部分水土直接攔在壟溝里。”王澤陽說,為了適應新壟形,新華農場有限公司農技人員將夏管時要使用的農機適當減少了壟寬和馬力,以便作業更靈活,更好地適應新壟形,“預計產量能提升3%到5%,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