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自駕上路的出行者眼里,沿途經過的風景名勝,是奔波跋涉間的一大慰藉,也是公路之旅魅力的象征。星羅棋布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既能讓司機在駕駛時養一養眼,也引得不少人停車駐足,借機一睹祖國的大好河山。
相比于沿著收費景區的路線深度游覽,這種觀景方式給人留下驚鴻一瞥的體驗,某種意義上也是景區的“活廣告”。但是,有不少景區在路邊砌起圍墻,斷絕了“純路人”一飽眼福的可能。日前,有旅游博主發布視頻稱,梅里雪山國家公園在214國道的一處收費觀景臺附近修建圍墻,使游客無法在路邊欣賞景觀,想看雪山非得買票不可。無獨有偶,同一條國道沿線的飛來寺觀景平臺附近也存在類似情況。
今年“五一”假期,黃河壺口瀑布沿途公路被景區管理方砌墻圍擋的新聞,就引發過輿論的關注與批評。如今,多地曝出相似的情況,說明這并不是某家景區“拍腦門”的做法,其背后必然有著一番利益考量。
6月13日,面對紅星新聞的采訪,梅里雪山所在地云南省德欽縣文旅局工作人員表示:由于當地經濟條件不好,國家公園經營方與村民簽訂了將旅游收益反哺給村民的合同,隨著旅游環境日益發展,圍擋可能會慢慢取消,將來游客或無須前往觀景平臺付費即可賞景。這一回應雖然沒有直說,但已間接表明:修建圍墻就是為了增加門票收入,防止過路者“白占便宜”。壺口瀑布所在地山西省臨汾市文旅局則解釋稱,景區是出于“安全考慮”才在部分路段修建圍墻,“游客可以通過正常渠道買門票進入景區,并不影響游覽壺口瀑布美景”。
在經營者的視角下,買票進入景區的人肯定越多越好。沿著這一思路推導,很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有人沒花錢就“蹭”到了風景,相當于景區虧了門票收入。這筆想象中的“虧損”,雖然無法記到經營賬目上,卻足以令部分景區芒刺在背。其中,有些景區確實比較缺錢,因此很需要擴大門票收入;也有一些景區雖然沒有經營困難,但也耐不住能“蹭”到風景的人實在太多。
不論景區明面上給出的理由是什么,大多數普通人都很難認同這種砌墻遮擋風景的做法。一方面,并不是每個在路上順便觀景的人,都會因為看不到風景而去買票,景區的做法很可能“損人不利己”;另一方面,景區的管理和收費界限是有邊界的,管理方的權限是否能夠延伸到公路旁邊,也存在爭議性。
一個地方的旅游事業要想良好發展,離不開打造良好口碑。這種想方設法跟過路者“斗智斗勇”,生怕別人多看一眼風景的思維,不論是對途經此地的游客,還是對更多通過媒介“圍觀”事件的網民而言,都非常“敗好感”。
中華大地何其廣袤,風景名勝何其豐饒,想要看風景的人有很多選項。此前,不少久負盛名的旅游勝地,都曾因為曝出游客體驗不佳的新聞,而遭遇旅游業績的“滑鐵盧”。對此,景區在決定要不要砌墻之前,最好不要只看一個方面的損益,而應把口碑、人氣等相關因素都考慮進來,算一算長遠賬。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