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天(9月29日)是中秋國慶假期的第一天,交通出行迎來最高峰。
鐵路方面,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2020萬人次,加開旅客列車1841列,總開行數量12508列。
公路方面,今天全國公路出行也迎來整個假期最高峰,從上午9時至14時是集中出行的時間段,尤其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區域的城市進出城方向車流較多。交通運輸部預測,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將超5700萬輛次,同比去年增長超四成。
水路方面,預計今天發送旅客約12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00%。“小三通”客運航線也迎來臺胞往返高峰。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四條“小三通”航線出入境客流量預計將超過2.5萬人次,日均出入境客流量較9月相比,預計增長約10%。
民航方面,假期期間,預計日均運輸旅客210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10%。截至9月26日,國內機票每個航段均價比9月上旬上漲了35.9%,國際機票航段均價上漲了13.5%。航空公司繼續加大運力投放,應對出行高峰。
“雙節”內需釋放 促消費乘勢而上
大數據洞察假期出游消費熱點
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通過對搜索內容進行文本處理,提取出節前一周的搜索熱詞,其中“亞運會”“月餅”和“音樂節”等成為關注熱點,體現出傳統節日與體育賽事等多元文化的融合。
對各地賞月話題活躍度的分析發現,各賞月景區熱度指數前五名的分別是: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杭州西湖、江西廬山、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安徽黃山。
中國移動手機信令大數據對人群流動趨勢預測的結果顯示,熱門出行目的地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廣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西安、蘇州、南京、重慶。
音樂融合時尚 夜間文化消費活力旺
假期里,去聽一場室外音樂會,看一場沉浸式文化演出,或者約上三五好友登山露營,不斷拓展的新消費場景釋放更多假期消費活力。
中秋夜里,沉浸式打卡城市地標,也是不少人的選擇。在浙江諸暨,為配合長假啟動的“西施故里尋美夜”項目就成了這個長假里的一大特色游項目。與此同時,景區還深挖歷史文化資源,圍繞西施傳說,重點打造了舞劇《夢尋西施》和《驚夢醒石》,節日期間每晚如期上演,在帶動人氣的同時也拉動了夜間景區演藝經濟的發展。
節前消費火熱 物流企業“賽跑”送單
為了迎接超長假期,很多人都提前做好了準備,吃的、玩的、用的,網購商品銷量大增。物流企業也是開足馬力,進入快速運轉模式。
假期第一天,各地以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品味傳統文化、傳遞脈脈溫情,以濃郁的節日氛圍,共度中秋佳節。
吃月餅、喝桂花酒、猜燈謎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上海豫園三大廣場上以秋暮夕月、荷燈映月和金稻秋頌命名的互動場景里,年輕的國風舞者歡歌飛揚,再現了古時江南仲秋時節的風俗雅意。巨型滿月造型豎立,寓意江南傳統民俗“豎中秋”。
在揚州的千年小巷仁豐里,一場“中秋拜月”儀式正在進行。人們身著傳統服飾,按照古禮對月祭拜。拜月禮成后,在場賓客分享象征和諧團圓的月餅,感受節日氛圍。
在江西吉安,當地有著中秋燒塔的傳統習俗,迎來豐收季的村民們歡聚在一起,用干柴點燃數米高的瓦塔,數十米的彩龍時而“龍逐寶珠”,時而“盤旋繞柱”,形態活靈活現,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泰山岱廟,人們身穿漢服,射藝、捶丸、投壺、博弈,通過場景式再現,穿越古今,體驗古老的民間節日活動。來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26名外國留學生來到泰安汶水河畔,學習制作中國傳統月餅,嘗試制作泰山皮影和傳統紙燈籠,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每年中秋,月出沙海的景觀都會吸引游客前往甘肅敦煌的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為了讓身在異鄉的游客感受到節日氛圍,景區工作人員手提蓮花彩燈,與游客一同游園賞月,山腳下舉辦的“萬人星空演唱會”更是把節日的氛圍推向高潮。
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恰逢錢塘江觀潮佳日,疊加杭州亞運會,浙江海寧、杭州蕭山等地觀潮點預計都將迎來遠超往年的觀潮游客。浙江海寧鹽官景區發布提示稱,10月1日,網絡預約觀潮游客已接近上限。目前10月1日和2日均已關閉網絡預約通道。
在云南昆明的各大公園、城市主干道,大型立體花壇紛紛亮相。寧夏銀川市的街道兩旁,各類立體綠雕造型、200多萬盆各色花卉把城市點綴得多姿多彩。而在黑龍江哈爾濱、山西太原的街道上,一面面國旗成為亮麗的風景。甘肅蘭州黃河大橋、重慶解放碑步行街兩側都懸掛了國旗,游客紛紛拿出手機與國旗合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