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探月工程立項20年。總臺用AI生成技術打造了虛擬的月球環境,一起去看中國人20年來走過的不尋常的探月路↓
中國人對深空的探索是從月球開始的。而今年,正好是我國月球探測工程也就是嫦娥工程立項20年。2004年立項,2007年“嫦娥一號”就實現了繞月飛行。
嫦娥一號
2007年10月24日,嫦娥家族的大女兒也就是“嫦娥一號”一馬當先踏上了奔月之路。
“嫦娥一號”獲取了我國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圖,這張圖分辨率達到120米,是當時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圖。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在豐富海區域完成了受控撞月,永久地留在了月球上,而月面也第一次留下了中國的印記。
嫦娥二號
“嫦娥二號”發射于2010年國慶節當天,是我國的月球探測器中唯一一個沒有留在月球表面,也沒有返回地球的,它飛往了宇宙的深處,成為我國第一顆像小行星一樣圍繞太陽運轉的人造衛星。數據顯示,“嫦娥二號”目前已經飛行了超過三億公里,相當于在地月之間往返了近400次。
“嫦娥二號”的神奇經歷還不止這一個。這顆長得像花生形狀的小行星名叫圖塔蒂斯,它是以西方神話中的戰神來命名的,它是最大的近地小行星之一,被列入了“潛在危險小行星名單”。
為了搞清楚這種危險究竟有多大,2012年12月,我國的科學家安排嫦娥“二姑娘”約會“戰神”。在兩人相距3.2公里時,“二姑娘”回眸凝視戰神,拍下了500多張照片。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對小行星的飛越探測,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戰神”的近距離探測。
嫦娥三號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探測器搭載著“玉兔號”在月球雨海西北部虹灣軟著陸。
玉兔號
2013年12月15日凌晨4時35分,“玉兔號”邁出了她在月球上的第一步。這可是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紅旗。
后來,她在月球表面一共行駛了114.8米,這100多米,是中國月球車在月表留下的第一行足跡。
2016年1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準,“嫦娥三號”著陸點周邊區域命名為“廣寒宮”。這些中國古老神話故事里的名字,在中國航天人手中成了今天的現實。
嫦娥四號
2019年1月3日,嫦娥家族的“四姑娘”降落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艾特肯盆地是太陽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隕石坑。馮·卡門是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之一,還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的老師,降落在一個以科學奇才名字命名的撞擊坑,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兩器互拍成功,在陽光的照射下,我們的五星紅旗又一次閃耀在月球之上。中國的探測器不僅成功登陸月球背面,而且實現了對月背的巡視勘察,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
玉兔二號
去年,“玉兔二號”月球車還從38萬公里之外給我們送來了一份中秋節禮物,就是這張“月面環拍圖”。
最新消息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小兔子”——“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工作了五年多時間了,行駛距離超過了1596米。
嫦娥五號
這里是風暴洋,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雖然叫“海”,但并不是海,只是月球上比較平坦的平原。四年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從這里帶著1731克月球樣品回到了地球,這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地外天體的樣品采集。
至此,嫦娥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規劃圓滿收官。今年,探月工程四期再啟新程,月球很快又會迎來“嫦娥六號”探測器。中國人在月球上的“嫦娥”之路不斷向前,讓我們一起期待“嫦娥六號”的到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