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公布的9月份房地產行業數據來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同比漲幅擴大;一、二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增加13.4%,且10月上半月繼續好轉。多項指標均出現底部修復跡象。
優化政策持續落地和市場積累需求的反彈釋放,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提供了一定動力。可以明確的是,8月份以來,支持性政策接續有力已形成積極效應。筆者認為,各類市場主體有必要利用這一輪樓市上行周期,因城施策,多措并舉,穩妥化解房企債務風險、提振市場信心,進一步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態勢。
防風險工作聚焦穩妥化債,一視同仁支持房企合理融資需求。自2022年出臺“金融16條”、“三支箭”等政策之后,相關部門已多次進行優化補充,并延長政策期限。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提及房地產市場風險時表示,“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在業內看來,此次強調“一視同仁”意在強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要切實落實政策細則,做到真正支持房企合理融資。
當然,房企更需積極合理使用政策工具箱,多措并舉充盈現金流量表。近期,碧桂園等房企在債務違約邊緣掙扎,這對“保交樓”工作推進力度、銷售預期及投資者情緒形成一定壓力。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已提出,“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關注債券及城投債到期償還困難,接下來有望出臺新舉措。
與此同時,尚未陷入流動性困難的大型房企要高度警醒,需防范信用收縮對銷售市場帶來的影響。應當通過債券、股權等多種渠道做好融資工作;抓住局部市場上行窗口期推貨,盤整庫存結構及供貨系統,加快推市場認可度較高的改善型產品入市;保證專款專用,加大“保交樓”投入力度,呵護好信用評級及客戶信賴度,以期市場向上修復動力持續釋放。
優化政策也仍有發力空間,還需積極“因城施策”,進一步激活樓市流動性。一方面是繼續推進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進一步降低首付比例,下調二套房利率下限;另一方面可適度放松限購等限制性政策,將首套房認定標準調整為“認房不用認貸”,更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更重要的是,需求與供給是一體兩面、相互影響的,相關部門可以考慮對庫存過多的城市和地區,暫時放緩土地供應節奏等。實際上,近期多地已相繼落實“取消土地限價”,這有利于提振土地市場情緒,預計對銷售市場交易亦有傳導作用。
總體而言,四季度,既要穩妥化解和防范房企債務違約風險,又要鞏固好既有政策激發樓市流動性的積極效應,多方協調并進,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