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作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優勢之一,一直以來備受車主的關注。近段時間,有新能源汽車車主反映,下半年以來,公用充電樁充電費用存在上漲的現象。這個情況是否存在?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在多地展開了調查。
對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費用的變化,營運車輛的司機們更敏感,韋師傅是河南鄭州一名網約車司機,因為每天都到公共充電站充上一兩次電,他的手機里清楚地記錄著自己每次充電的花費。
河南鄭州網約車司機 韋振華:我這充電費明顯漲了,以前就是1200元一個月,現在最高到1500元,確實漲了不少。尤其是8月份之后,大概漲了有百分之二三十。
公用充電樁充電費用是由電價和服務費兩部分構成。電價已主要由市場形成,“平進平出”、充電樁運營企業不得加價,在不同季節以及每天峰段、波段、平段等幾個時段價格有所差異。服務費是根據市場情況,由各個充電樁運營企業自行決定。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僅僅是鄭州,河南多個城市的公用樁充電費用都有上漲的現象。
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南區域負責人 于海濤:我們這些充電企業做了一次充電服務費的上調,要比年初的時候上調了差不多1角到1角2分一度左右,所以整體上來說大家感受到充電價格的上漲幅度是比較大的。
調查顯示,有的充電企業服務費上調的幅度甚至在50%左右。那么,他們為什么要調價?一些充電樁運營企業告訴記者,前期充電樁建設的高成本投入,以及長期的低價運營“搶市場”策略,讓他們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河南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 魏紅鈺:這個上調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我們運營的深入,發現充電站的服務費收入對比我們的建站成本及我們的運營成本,甚至有倒掛的風險。
部分充電運營企業的財報顯示,雖然企業營業收入每年都在上漲,但每年都是負盈利。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運營商傾向于建大功率樁,但大功率充電樁的基本造價相對較高,有的還需要額外建設對應的配電箱,維護成本自然也會有所上升。因此,上調服務費成了眼下收回成本的解決之道。
新能源車使用成本較油車仍具較大優勢
通過采訪調查,記者發現在部分城市,電動汽車充電費用上漲的情況確實存在,那么這個情況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是否都有發生?購買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優勢是否尚在?
記者在多地采訪調查時發現,新能源汽車充電費用上漲的現象只發生在局部城市,全國范圍內大多數城市的充電費用屬于穩定區間。
北京新能源汽車車主:沒什么太大的漲幅,在附近這幾個充電站在周邊都充過電,沒什么太大的變化,基本和以前差不太多。
深圳新能源汽車車主:現在這個時間電價是1.27元一度,整體的費用不是特別高,挺實惠的。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公共充電樁增量為72.8萬臺,10月增量為6.3萬臺,同比增長50.3%。充電樁數量的增加在滿足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充電樁運營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北京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陳東:現在整體充電的價格費用還是比較低的,因為行業競爭比較厲害,北京我們一共有40多個充電站,冬天現在是屬于充電旺季,整體費用也都沒有往上調整。
專家表示,大部分城市充電費用的波動屬于市場供求調節的結果,不能絕對地評判漲與降的好壞。現在多數城市已經取消了對服務費的最高限價,各個運營商可以根據市場的競爭態勢來決定充電服務費的高低。同時,面對有網友提出的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幾乎要追平油車這一問題,專家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 劉永東:比方說我們一輛油車每百公里,行業內大概是需要10升油,我們估計按照大概8元來計算,那就是80元。我們再看電車,平均下來看的話,每百公里大概需要15度電,每度電加上服務費整體消耗大概就是在1.5元,那么整個的15度電大概在22.5元就算25元,我們一看25元跟80元相比,應該說還有巨大的這樣一個差距。
各地推出新舉措 塑造新能源車健康發展
為了保證新能源汽車車主的良好充電體驗,各地相繼出臺了充電設施用電分時電價等新政策。相關舉措的推行,一方面引導車主合理用電,同時更利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今年9月,山東開始執行新的居民充電分時電價政策,細分了峰谷時段,增設了深谷和尖峰時段,在深谷時段,電價為每千瓦時0.222元,與尖峰時段的價差為每千瓦時0.666元。通過拉大價差,引導用戶避開尖峰時段充電。
青島即墨區新能源汽車車主:現在中午充電算深谷電價,只有2角多一度,回家吃個飯,電就充好了。
不只是山東,廣東、江西、湖南、陜西等地都先后出臺了居民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用電分時電價政策,在高峰、尖峰時段充電車主需要承擔更多費用,而在低谷時段車主可以享受比之前更低的價格。
深圳新能源汽車車主:現在充電它是屬于高峰期,現在是1.49一度,像我們一般平時都會選擇中午或者晚上充,價格會更優惠一點。
除了政府政策的持續發力,一些充電運營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未來發展的新趨勢。一方面需要為企業經營增添新動能,一方面也要考慮車主的充電體驗,為了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他們選擇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
深圳某新能源公司運營主管 陳寰宇:我們的服務費綜合也就在大概三角多一度一點點,比周邊的運營商服務費幅度高5%,我們的優勢是配套設施比較全,解決了司機就餐的難題、休息的難題,我們還有綜合服務區,有快修車的、快洗的,還有網約車的綜合服務平臺。
同時,充電運營企業之間還加強了互聯互通水平。在海南,記者看到,監管與運營服務平臺把不同的運營商聯系在一起。這里接入充換電運營商165家、公共換電站63座、充電站3358座,全省公共充電樁平臺接入率達100%。通過平臺的建設,不僅統一了支付方式,讓車主“找樁充電”更加方便,也有利于對于充電費波動的監測。
海南省充換電一張網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運營主管 王金:實現樁網、電網互聯互通,及時將充電定價不規范的充電站反饋樁企整改,并報備至屬地政府管理部門。
專家表示,無論是出臺的分時電價政策還是充電企業的積極嘗試與互聯互通舉措,都在釋放著積極的信號,也為整個新能源汽車充電行業的發展探索了新的道路。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 劉永東:我們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這是堅定不移的,在這個過程中間,包括充電設施行業、電力行業和汽車行業,都要圍繞著一個健康的生態去推動、去建設。
(總臺央視記者 吳昊 孫淵 楊曜語 河南臺 深圳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