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基礎材料是制造業的基石,是支撐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它具有量大面廣、一材多用的特征,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近年來,我國在關鍵基礎材料領域取得了不少突破性進展,已形成全球門類最全、規模最大的材料產業體系,有色金屬、稀土金屬、水泥、玻璃、化學纖維、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等百余種材料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半導體照明材料、光伏材料、高磁感取向硅鋼及一些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的研發、生產與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水平,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關鍵基礎材料特別是新材料的發展進步,為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節能環保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和工程提供了重要保障,也對上下游產業形成了有力推動。材料技術突破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創新,積極組織科技攻關項目,通過產學研聯合創新推動傳統材料提升和新材料開發。我國還擁有超大市場規模優勢和完整的產業體系,在市場需求推動下,材料的創新步伐不斷加快。一代代材料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為材料行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展望未來,我們要圍繞精品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強關鍵基礎材料研發力度,加快創新步伐。一方面,要突破產業核心技術,特別是高端材料核心技術瓶頸;另一方面,要利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在材料行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大幅縮減材料研發的周期和成本。
發展關鍵基礎材料,要多措并舉、久久為功。從頂層設計上看,要制定完善財稅金融、知識產權、應用示范、進出口等方面政策。從行業秩序上看,要嚴控低端產品產能,加大高端產品比重,提高國際競爭力。從自主創新上看,要集聚資源、形成合力,使我國數量龐大的材料企業、眾多高校的材料學科,與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平臺資源聯合起來協同創新。此外,還可選取基礎好的優勢地區,整合科技和產業資源,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建設若干新材料“硅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