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企業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圍繞“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各地各部門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信之彌堅,行則愈遠。新征程上,前途光明,但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廣大企業篤定信心、堅守實業、苦練內功,更好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努力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發展,將有力推動中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勇毅前行。
吉利控股集團——
綠色甲醇點燃亞運火炬
2023年9月23日,伴隨著主火炬塔上點燃熊熊火焰,第19屆亞洲運動會在浙江杭州開幕。這是首次使用廢碳再生的綠色甲醇作為主火炬塔燃料,實現循環內的零排放。
“杭州亞運會的主火炬燃料綠色零碳甲醇由我們生產并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并由吉利遠程甲醇動力重卡提供運輸保障。”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集團”)協同創新中心總經理沈源說。他是該項目的核心團隊成員,參與了項目的全過程。
隨著技術迭代,大型體育賽事對點火裝置燃料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注重安全性、穩定性的同時,不僅關注綠色環保,還要保證火焰具有可視性。吉利技術團隊面臨一次又一次挑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第一個挑戰是焰色反應配比。甲醇燃燒后的火焰本身是淡藍色,不太容易被看到,為達到美觀可視效果,技術專家經過大量試錯才找到問題的關鍵。“通過在甲醇中加入鈉、鈣等金屬離子,讓零碳甲醇在燃燒時產生焰色反應,形成我們最終看到的黃色火焰。”沈源說。
第二個挑戰是防風雨。亞運主火炬是一種開放式燃燒,如何確保火炬在全賽期持續燃燒、遭遇極端天氣不熄滅?項目團隊在火炬的底部設置了一個攏火灶,通過它把火焰聚攏在一起,確保50毫米至100毫米的雨水不會澆滅火源。
第三個挑戰是必須確保點火一次成功。甲醇作為液體燃料,點燃之前要先進行霧化。最終,項目團隊經過反復試驗發現,在甲醇霧化之后大約0.3秒點火,就能實現完全霧化、均勻混合。回憶項目的整個過程,沈源至今仍很激動。
近年來,吉利控股集團從甲醇能源制備、甲醇能源輸配送體系、甲醇車輛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不懈探索。
2023年,集團參與建設的二氧化碳加氫制綠色低碳甲醇工廠已經投產,每年可生產11萬噸甲醇,直接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實現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新的一年,吉利控股集團將在綠色甲醇領域持續探索,加快新能源技術創新和轉型步伐,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廣東石化公司——
“吃干榨凈”每噸原料
2023年12月21日,中國石油廣東石化公司化工一部值班長劉曉平在值班記錄本上寫道:采用中國石油自有專利技術、國內最大規模國產工藝120萬噸/年乙烯裝置投產以來平穩運行312天,累計產量突破百萬噸。
中國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以下簡稱“廣東石化項目”)是國內唯一可以全部加工重劣質原油的大型煉化項目。該項目運用國產裝備超過90%,每年可加工原油2000萬噸以上,生產乙烯產品近120萬噸、芳烴產品近260萬噸,并配套建設30萬噸級原油碼頭和5000噸至10萬噸級產品碼頭。
廣東石化項目于2023年順利投產、當年達標達產,是中國石油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煉化產業轉型升級,向建設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邁出的一大步。
項目開工以來,廣東石化公司充分發揮靠近市場前沿、消費終端優勢,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則,以銷定產、以產促銷、以效定銷,堅持“分子煉油”管理理念,發揮“吃粗糧、產精品”的優勢將每一噸原料“吃干榨凈”,實現“宜油則油、宜芳則芳、宜烯則烯”,成為中國石油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帶動企地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
2023年7月至10月,芳烴市場價格持續走高,廣東石化公司加強內外協調聯動,生產方案向芳烴聯合裝置滿負荷傾斜,通過增加內部直供生成油和外購碳八芳烴原料,助力單套規模26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進行生產,日產芳烴產品超過7300噸,居行業領先水平。
廣東石化項目自2023年2月投產以來,目前裝置整體負荷達到95%以上、平穩率達到99.5%。截至2023年12月中旬,累計加工原油1500多萬噸,實現產品總量1200多萬噸。
華僑城集團——
給生活加點快樂
摩天輪的燈光秀點亮夜空,水秀表演采用3D投影給游客帶來奇妙體驗……2023年“五一”假期,深圳歡樂港灣憑借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累計接待人數超50萬人次。“歡樂港灣充分發揮項目管理及運營優勢,滿足消費者對于商業空間的社交娛樂、精神文化等需求,單日接待游客紀錄不斷刷新。”歡樂港灣運營公司副總經理蔣瑞虹說。
歡樂港灣人氣集聚是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僑城”)2023年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專業化整合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關鍵抓手取得的成果。“華僑城調整架構,由原來綜合多業態的大區制調整為專業子公司制。專業化整合后,旗下主題公園、自然人文景區、商業、酒店項目分別由歡樂谷公司、旅發公司、商管公司、酒店公司集中管理、一體運營。”華僑城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鳳喜說。
專業人辦專業事。通過打造專業子公司,華僑城持續深耕各細分領域。2023年,華僑城旗下文旅項目緊抓市場復蘇機遇,打造出更多主題多元化、場景內容迭代創新的游玩體驗。近期,華僑城商業板塊“2024超級新年”活動開幕,在啟幕后的首個周末,活動就迎來了近50萬游客。“立足自身的文旅優勢,華僑城推動單一的商業供給轉向文商旅多業態融合,展現出蓬勃活力。”華僑城商管公司總經理馮暉說。
“專業化整合效果逐步顯現,多種旅游業態相互融合、優勢互補,運營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劉鳳喜說,華僑城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核心命題,堅持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推動文旅融合向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不斷形成牽引文旅消費的新動力。
順豐控股——
量身定制“出海”服務
日前,一批放射性核電設備由危險品專業車輛運抵至湖北省鄂州市鄂州花湖機場口岸,經海關對整個托寄物進行輻射測驗和評估后,貨物入場進入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國際貨站。隨后,搭乘順豐航空全貨機航班抵達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這是順豐首次完成放射性核電設備“出海”服務。
核電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新能源,越來越受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視。2023年11月,某核電企業一批放射性核電設備臨近出口限定日期,在咨詢多家航運企業無果后,找到了順豐航空。該企業托運的貨物屬于第7類放射性危險品,順豐立即成立專項保障團隊,研究包括貨物的放射性性質、危險性識別、國外是否準許入境,以及超大尺寸設備是否有合適的運輸條件等問題,迅速為客戶定制了“陸+空+危品”專屬服務。
規劃好托寄物在國內的運輸線路后,順豐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和放射性物品運輸專用車輛,對客戶的放射性設備進行出庫檢測、用專業抗輻射外包裝進行承載和裝車、登記確認。同時,順豐根據托寄物為6米長的放射性核電設備的特殊屬性,與德國航空管理部門確認危險品進口限制條件,以及危險品的飛行航線。
“鄂州花湖機場可以起降搭載超重件的全貨機,也有處理危險品‘出海’物流的資質和能力。如果沒有鄂州花湖機場中轉,我們收不了這個件。”順豐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服務是順豐在滿足化工品、危險品、核電類等相關行業客戶運輸需求方面的進步,展現了特種貨物操作功能(危險品、活體動物、冷凍冷藏、貴重物品、超大超重、精密儀器運輸),以及全貨機資源可承運大尺寸、超大件等方面的復雜處理能力,為后續有類似需求的客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截至2023年10月底,順豐在鄂州市共開通44條國內貨運航線、10條國際航線,每天起降的貨運航班近90架次;隨著航線網絡的快速鋪開,順豐航空在鄂州花湖機場的國內、國際進出港貨量累計突破10萬噸。
“目前,國際業務的增速遠高于國內增速。”順豐集團國際業務發展負責人余國有表示,順豐正以鄂州花湖機場為核心,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致力于將鄂州樞紐打造成全球供應鏈中心、高端加工流通中心。
天能控股集團——
多元技術路線齊頭并進
2023年,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能”)通過建設柔性智能生產線,實現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互通,目前已建成鋰電產能14GWh(吉瓦時)。
“儲能發展戰略是天能進入新發展階段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天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天任說,公司整合全集團的產能、科創、市場等資源,聚力培育新型儲能,打造繼動力電池之后的第二條核心賽道,已形成包括電芯生產、系統集成、施工安裝、運營維護、循環回收等全產業鏈布局,提供堅實的綠色能源保障。
為什么聚力培育儲能產業?張天任告訴記者,一方面,市場有需求。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能源變革的關鍵技術之一,隨著各地深入落實“雙碳”戰略,儲能業務迎來爆發式增長。另一方面,天能有優勢。經過30多年技術積累,公司已經形成鋰電、鉛電、氫電、鈉電、固態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的電池產品和全產業鏈的儲能生態。
“我們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電源側、電網側和工商用戶側建設了多個示范項目,形成了3種市場模式。”張天任說,在電源側,與當地國有重點企業、政府引導基金合作,設立儲能投資開發公司,投資獨立儲能電站項目,并由當地新能源發電企業租用儲能容量;在電網側,通過企業間優勢合作,建立共享儲能示范項目;在用戶側,與國電投合作建設智慧儲能電站,并在全國范圍內為工商業用電大戶投資、建設、運維儲能電站,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增加額外收益。
國家能源局組織發布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提出了多元化儲能技術路線。對此,天能加強研發投入,建立三級研發體系,積極探索各類儲能技術的創新研究和示范應用,優化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技術的同時,加快推進鈉離子電池、氫能、液流電池等新技術在儲能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中的應用。
“企業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要靠科技創新。”張天任說,“新的一年,我們將推動實現動力電池和新型儲能兩大千億元級產業協同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科大訊飛——
為企業裝上“知識大腦”
“你為什么叫星火”“請根據信息創作一個故事”……2023年5月6日,在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大訊飛”)舉行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成果發布會上,面對各種問題,訊飛星火都迅速作出回答,展現出“多才多藝”。截至目前,訊飛星火已實現3次升級,在七大核心能力基礎上逐步實現開放式問答、多輪對話、邏輯和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能力的迭代與突破。
“在訊飛星火研發和推進過程中,我們打通了訊飛研究院各個團隊,完整覆蓋了大模型的研發、部署和優化等流程。同時,聯動業務等相關部門,實現集團作戰,從而按計劃完成了訊飛星火大模型的升級。”科大訊飛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聰說,目前,訊飛星火擁有自主可控的軟硬一體化算力底座、自主研發的算法能夠支持多語種智能涌現等技術特征與優勢。
除了在核心技術能力上不斷迭代優化,訊飛星火在工業、教育、醫療、生態等多個領域實現應用落地與產品創新。基于訊飛星火技術底座,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集合工業產業發展現狀推出工業AI“羚機一動”。“以前中小企業在面對供應商和銷售客戶時議價能力較差,針對這一痛點,我們研發出滿足中小企業需求的‘羚機一動’。”羚羊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金暉說,中小企業在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發布需求,“羚機一動”能夠針對企業需求給出專業化建議。
“比如,我們與一家供應鏈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引入數百萬工業品,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的中小企業用戶都能享受大型企業才能獲得的商品折扣。”金暉說,目前,“羚機一動”已開展6.9萬次專業知識咨詢及對話,撮合供需6000余單。此外,訊飛星火可以在企業內部知識庫和工業知識庫之上開發專屬的“企業知識大腦”。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告訴記者,目前,對標GPT-4的更大參數規模的星火大模型正式啟動訓練,2024年上半年訊飛星火將實現對標GPT-4。
(經濟日報記者 楊忠陽 齊 慧 楊陽騰 吉蕾蕾 曾詩陽 梁 睿撰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