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榮桂,字青云,號晴云軒主人。1938年生于歷史文化名城——山東莒縣。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創新研究院顧問,是中國書壇功力深厚、秉持傳統、各體皆工的當代藝術名家。
盛榮桂自幼秉承家學,自歐體入手,專攻漢隸,以楷、隸、行、草四體為佳,尤擅楷、隸、行。先生及至弱冠,便投身教育事業,平時躬耕教壇,閑暇精研書道。嘔心瀝血半世紀,贏得李滿天下、書法揚四海之美譽。隨后,便激流勇退、歸隱鄉野,一門心思遍臨歷代名家書帖,滿懷豪情汲取書法精髓。在古拙與現代之間尋找契合,將含蓄、雅致、高貴、厚重的書卷氣息和飽學之士的文人氣韻交叉滲透、相映成趣,漸漸形成書風灑脫、結體俊美、蒼勁老辣的盛氏風格。在“2007年中法藝術家沿海城市書畫巡回展”上,先生的作品一鳴驚人,獲得好評如潮。特別是先后兩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個人書展上,更是斬獲頗豐,作品才氣霸露、崢嶸盡顯,為首都各界推出了一系列充滿誘惑的文化盛宴。為此,《央視網》、《人民網》等官方主流媒體還作過專題報道。其作品先后被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釣魚臺國賓館等國家機關及相關部門所收藏。中共中央黨校刊物也以“四十年書路墨飄香”作過專題報道。《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書畫報》、《農民日報》、《曦之書畫報》等多家媒體也競相刊載。另外,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還將先生的作品作過講解和賞析。
目前,先生雖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卻精神矍鑠,佳作頻出,且更具功力,尤其是即將付梓的《草書千字文》和《隸書千字文》新專輯,堪稱是中國書壇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重磅力作。看一眼,就會讓人肅然起敬,在作品的字里行間,隨時都可以捕捉到眾多古代書壇大家的運筆氣韻和靈動手法,字形飽滿,筆力雄健,大氣磅礴,有一種力透紙背、鐵畫銀鉤之感。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瞧,都會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可謂字字珠璣,點點瑯玕,處處彰顯晉韻魏風,字字流露顏筋柳骨。與當下流行的充滿匪氣和霸氣的所謂江湖書體相比,高下立判。通篇作品,雖偶見個別字形率真隨性,但均遵從法度,既無矯揉造作,更無粗俗吊詭,實乃書中之上品。顯然,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達到此等美輪美奐的藝術境界,不但與先生幾十年教書育人的職業情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更與他深厚精湛的文學素養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在他看來,書法是泱泱大國俯瞰世界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雄視天下的藝術奇葩。為此,他常常告誡自己:學習書法就要抱著敬畏之心去頂禮膜拜、虔誠揣度。要想掌握書法的要旨,就必須從古代先賢大家的書帖和碑帖中打撈精髓認真臨摹,但不是照貓畫虎,更不提倡刻板式的機械復制,畢竟筆墨當隨時代,務必要添加一些符合人們審美情趣的現代元素,這就要求學書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人素養和甄別能力,要從古代先賢那里提純淬煉、延承精華。所以,先生筆下的字,有的是平行移植拿來我用,有的則是古代多位大家點撇橫豎的淬煉組合。因而先生的作品,便形成了他特有的風骨,字字見功夫、個個有嚼頭,猶烈酒、似濃茶,品讀之后,讓人頓生陶醉敬畏之感,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血脈噴張的超級享受,甚至讓“書法小白”也自此和書法結不解之緣。所以,無論是業內專才,還是圈外素人,都對先生的作品愛不釋手、寵幸有加。想我巍巍華夏、悠悠震旦,可謂人才濟濟、群英薈萃,但有如此嫻熟高超的書法造詣者,絕對是鳳毛麟角。這也難怪,即便先生遠離廟堂、隱遁鄉野,但依然還是被業內人士膜拜尊崇,再加上民間力量的自發推動,使先生溫度不減、持續走火,成為遠近聞名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巨擘,這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事實上,先生也真正迎來了他個人藝術創作的巔峰時代。
面對日漸盛隆的眾星捧月般的人脈生態,先生依然保持濃郁怒的鄉土情懷和本原的生活格調,淡泊名利、不慕虛華,遠離廟堂,沉隱至道。他認為書畫乃學養、人品的自然表露,兩者不可偏廢。因而,面對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先生依然保持足夠的定力,仍舊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前行,幾十年如一日,熱衷公益,樂善好施,為廠礦學校和企事業單位揮毫潑墨、刻牌治匾,享受著其樂融融的晚年生活。當然,人們更多的期盼先生老當益壯,藝術青春永駐,為大家奉獻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獲得到更高藝術顏值的蕩滌洗禮和更強靈魂激蕩的享受體驗。
作品展示:
(原標題:古拙老辣淋漓酣暢——品讀盛榮桂《草書千字文》和《隸書千字文》新專輯有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