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個子,苗條的身材,一個酷似人體骨骼的機器人,邁著敏捷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行走,這便是傅利葉最新發布的通用人形機器人GR-1。7月12日,傅利葉智能通用機器人戰略發布會上,正式宣布傅利葉智能從側重專用的康復機器人轉向搭建通用機器人技術平臺。
傅利葉智能通用機器人戰略發布會
GR-1身高1.65米,體重55公斤,全身自由度達40個,最大關節模組峰值扭矩可達300NM,步行速度可達到5KM/h,負重50公斤。這款機器人有高度仿生的軀干構型、擬人的運動控制,具備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穩健上下坡、抗沖擊干擾等運動功能,結合認知智能,能夠與人協同完成動作,在工業、康復、居家、科研等多應用場景潛能巨大。
GR-1正在進行快速行走
據傅利葉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顧捷介紹,GR-1身高比較高,視野更開闊,身材比較苗條,因此靈活度很高,大大增強了適應環境的能力。
傅利葉智能GR-1通用人形機器人部分技術參數
就全身自由度和最大關節模組峰值扭矩兩個參數而言,顧捷表示,“GR-1在目前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但顧捷強調,運動能力才是未來通用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
而運動能力正是傅利葉智能的強項。做人形機器人是顧捷從在上海交通大學求學時便開始的夢想,他坦言:“這事兒想了快有二十年了。”但他并沒有盲目開始,而是從醫療康復領域外骨骼機器人一步一腳印走起。
自2015年起,傅利葉智能團隊全身心投入到了康復機器人的產品研發中,在之后幾年里陸續推出了上肢康復機器人、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等三十多款產品,成為國內智能康復領域的頭部企業。傅利葉智能再次將人形機器人提上日程,是2019年的年中。
2017年傅利葉智能發布了下肢外骨骼機器人X1
“從2015年開始,七八年的時間里,通過對外骨骼這類康復器械的制作與研發,我們在電機和關節方面的技術得到了很好的積累,研發的機器人力量很大,但動作十分柔順。”顧捷說。
據悉,GR-1采用電驅動技術,能夠滿足機器人的運動需求,具備高度的精確性和靈活性,相較液壓驅動,性價比更高,具備商業規模化量產優勢,同時在節能和資源利用方面也具有優勢。從發布的視頻來看,GR-1有著優越的機器人運動智能,其運動表現已能適應不同的任務需求和工作環境。
傅利葉智能自研全棧核心底層硬件
傅利葉智能在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發過程中,沉淀了傳感器、模塊化設計、一體化執行器、仿生機械結構等底層技術,尤其在執行器關節領域更是具備了核心優勢。對于機器人來說,執行器是確保其靈活行動和有效執行任務的關鍵,它決定了機器人在執行各種動作和任務時的力量、穩定性、負載適應能力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自研的FSA高性能一體化執行器系列,GR-1兼具強大的運動能力與靈巧的本體設計,在同領域中處于領先優勢。
顧捷表示,現在大家看到GR-1的一些動作和功能,還只是開始,它的能力可能只展示了1%左右,它具備的是可以通過不斷訓練,獲得新能力的潛力。
顧捷在戰略發布會上演講
傅利葉智能曾獲沙特阿美旗下風險投資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的融資和戰略支持,Prosperity7 Ventures執行董事總經理Aysar Tayeb出席了本次戰略發布會,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不認為傅利葉開發人形機器人是一種‘跨界’或者‘破圈’,這是水到渠成的。傅利葉經過機器人技術積累、知識提升,并將其運用于康復領域,也轉化為推動人類在各領域進步的知識與經驗。傅利葉智能的深厚經驗大大提升并加速了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也符合為人類服務的使命。業界已形成了許多開發通用人形機器人的方法,但前路漫漫,重大的科技創新并非唾手可得。我們很有信心,傅利葉擁有專業的團隊、堅定的動力和使命,他們將取得成功,我們也將繼續支持他們發展。”
顧捷期待未來能與一些有應用場景的公司共同開發,從而讓GR-1的潛力得到發揮,生態更加豐富。“我們的GR-1有這樣的‘身體素質’,未來希望可以跟有需求的公司共同開發一些專用領域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前期可以探索做野外巡檢等工作,一方面節約勞動力,另一方面可以減少高危情況下的人員意外。”顧捷說。
實際上,從早稻田大學1972年研發的WABOT,到特斯拉2022年首秀的Optimus,人類科學家對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已經走過半個世紀。談及目前國內通用人形機器人與世界的差距,顧捷坦言:“目前差距是存在的,但接下來機器人的發展在中國會十分快速,迭代周期也會越來越短。”
至于傅利葉智能未來在通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規劃,顧捷表示:“首先,傅利葉智能希望能夠在一兩年內實現量產交付;其次,希望在三年左右,機器人能夠非常靈巧地完成通用任務;最后,希望五至十年內,機器人能夠走入家庭。”?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