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學校
宋彪是一名職教教師,同時也是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最高獎項阿爾伯特·維達爾獎獲得者,被江蘇省政府授予個人一等功和“江蘇大工匠”稱號。走上職教講臺兩年后,他來到江蘇理工學院進修,攻讀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師范)專業。
為什么世界技能大賽冠軍選擇到這樣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深造?宋彪說:“江蘇理工學院是培養職教教師的搖籃。學校提出的‘新職師’教育倡議能切實幫助職教教師提高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更好地傳承工匠精神。”
什么是“新職師”教育倡議?江蘇理工學院黨委書記崔景貴解釋說,學校針對職教師資培養的瓶頸問題,率先提出發展新時代職教教師教育的倡議,并構建了“雙能并重、三性融合、四元協同”培養模式,旨在為國家培養具備情懷、了解產業、擅長教學且實踐能力強的“良匠之師”。
為了充分發揮“新職師”教育倡議的積極作用,學校做了一系列有益嘗試。
?鑄底色,培養德技兼修的新時代職教教師
培養“走上講臺是老師,走進車間是師傅”的“雙師型”教師,是江蘇理工學院的辦學初心。在建校之初,學校就聚焦職教教師的培養,在全國首創畢業證書、專業技術等級證書、教師職業基本技能證書“三證書”制度,積淀形成了學術性、技術性、師范性“三性”統一的人才培養特色。而“培養德技兼修新時代職教教師”是學校新時代對這份初心的傳承和發揚。
“培養德技兼修新時代職教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健全優良’的人格。”江蘇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戴國洪說。學校始終秉承黃炎培先生的職業教育理念,在潤物無聲中培養師生的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近年來,學校致力于打造“炎培同心”教育實踐基地,成立了黃炎培職教思想研究中心,并通過舉辦“炎培沙龍”、創辦黃炎培研究學術論壇等活動,為職教師范生注入“匠心之魂”。同時,學校邀請全國勞模、“大國工匠”、職教名師進校園分享經驗,引導職教師范生堅定理想信念、熱愛職教事業、爭做“四有”好老師。
李陽是江蘇理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模具專業2018級學生,如今已是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名教師。這位國際焊接大賽一等獎得主在職業教育領域走出了精彩的人生之路。成為職教教師后,李陽希望用自己的經歷激勵學生,“我的初心就是培養能走上世界舞臺的學生,為祖國爭光”。
除了傳承“匠心之魂”,學校也注重培養“工匠之技”。
“全國技能大賽車身涂裝項目冠軍”“全國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汽車維修基本技能項目一等獎”“世界技能大賽江蘇預選賽汽車技術項目冠軍”……在江蘇理工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有一個被稱為“冠軍班”的師范班,班里每個學生都曾在技能大賽中獲得過冠軍。鞠海鵬就是“冠軍班”的一名畢業生。2023年畢業后,他來到安徽蕪湖奇瑞技工學校成為一名職教教師。他說:“我以自己是冠軍而驕傲,同樣希望我的學生也能擁有這份驕傲。”他的同班同學周祥旺、甘立祥、趙耀也和他一樣,投身職教教師行列,將青春奉獻給了職教事業,也將“冠軍精神”傳遞下去。
作為長三角地區最早獨立設立的技術師范院校之一,江蘇理工學院已有近40年職教師資培養經驗。學校培養的職教師范生絕大部分進入了職業教育系統,目前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30%的中層以上干部、40%的專業骨干教師均畢業于這所學校。
2022年學校又成立了“炎培學院”,專門開展碩士層次職教教師培養,重構“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技術教育+師范教育”課程體系,強化“教、學、做、研”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方式,構建師資培養高校、地方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四元協同”的“新職師”培養機制,著力破解“雙師型”教師培養難題,有效提升職教師范生雙師素質與專業素養。如今,“炎培學院”已成為學校職教師范生讀研的首選,首屆招收的60名教育碩士研究生中,有15人來自本校,他們在本科畢業后都選擇留校進修,立志在職教教師領域開展更深入的研究。
?強特色,打造“新職師”教育培訓的“江蘇樣本”
參與式講座、案例學習、實地考察、技能訓練、問題研討……每年暑假,江蘇理工學院的職教師資培訓都開展得“熱火朝天”。一批批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專業的職教教師來此接受培訓。來自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參訓學員張方方說:“培訓質量非常高,讓我收獲滿滿。”
自1999年成為全國首批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重點建設基地以來,學校的職教師資培訓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學校著眼于職教師資專業成長需求,構筑了覆蓋面廣、實用性強、立體化的職教師資培訓模式,并與高水平職校、產教融合型企業深度合作,組建“雙師型”培訓協作共同體,為江蘇乃至全國職教師資培訓提質賦能。
學校注重培育新時代職教教師教育培訓品牌,“十四五”期間已分批建成19個職教教師培訓品牌項目,分類開發職教教師培訓包,建設“互聯網+”在線培訓平臺,構建“高校+企業+職校”多場所、模塊化有機銜接的培訓體系。據不完全統計,學校已為全國20多個省份的職教教師舉辦了各類培訓300多期,累計培訓骨干教師5萬余人,被業界譽為職教師資培訓的“江蘇樣本”。
?增亮色,貢獻“新職師”教育的“江蘇智慧”
“職教教師教育既是歷史傳承,更是時代所需。”崔景貴表示,學校一直踐行“炎培精神”,以職教特色為育人底色,秉持“做精做優職教師資培養培訓”的目標,從培養實踐、培訓協作、研究發展三個維度系統打造新時代職教教師教育共同體。
學校主動融入“常州職教名城”建設,依托職教教師教育協同創新實驗區,舉辦長三角職教教師教育高峰論壇、建設新職業教育研究院和長三角職教教師教育研究院,與常州的職業院校共建“如境”職教研究所、“行知”新職教研究所、“新職師”培養研究中心,構建新職業教育研究共同體,扎實服務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學校積極為職教教師教育發展獻計獻策,發揮江蘇省職教科研中心、江蘇省職業教育決策咨詢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式職業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研究所等高端智庫集成優勢,開展協同攻關研究,牽頭起草的多篇決策咨詢報告獲省部級領導批示,并參與起草了《教育部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江蘇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江蘇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試行)》等政策法規。學校的《模塊化課程 行動式參與 體驗中成長——高職院校新入職教師培訓的江蘇實踐》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典型工作案例,《江蘇理工學院聚焦“三維度”,精心打造“新職師”教育共同體》案例被江蘇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編纂的《教育工作動態》專題推介。學校還多次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推廣交流“新職師”辦學經驗。
學校參與完成的成果獲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二等獎兩項,主持完成的成果獲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獲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兩部,成為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江蘇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牽頭單位。此外,江蘇省唯一的職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指導中心也落戶學校。學校還與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德國手工業行會共建中德“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近年來,學校深化新時代職教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聚力為中國職教教師教育體系建設提供可借鑒的“江蘇范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未來,學校將做實做優‘新職師’教育行動計劃,把學校建設成為全國職教教師教育政策研究的先行區、模式建構的創新區、產教融合的示范區;持續堅持服務職教、研究職教、引領職教,不斷擦亮‘新職師’教育共同體品牌,賦能中國式職教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戴國洪如是說。
(作者單位均系江蘇理工學院)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