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清華大學、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騰訊公司共同舉辦的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行。本屆小會是2023全國科普日科普專項行動、宋慶齡少年兒童未來科學日系列活動,主題為“用AI改編世界”,薈集科研機構、高等院校、AI業界的科學家,為廣大青少年量身定制“AI探索一日之旅”,并啟動“AI編程第一課”公益項目內測。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元卓、騰訊AILab語音技術專家研究員王珺、騰訊開悟平臺負責人劉林同臺,從“國家AI戰略”“大模型技術前沿”“AI創新應用”“科幻中的AI現實”等維度,帶領青少年系統了解AI前沿技術、暢想未來智能世界,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熱情。活動在學習強國、科普中國、新華網、央視頻客戶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科技館、上海天文館等官方視頻號,以及騰訊會議、騰訊視頻等19個平臺全程直播。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沈蓓莉表示,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對于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為建設科技強國夯實人才基礎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舉辦科學小會,邀請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與青少年朋友面對面交流,分享如何更好地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在學習科學、探索創新中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是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的具體實踐。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愿與社會各界更加緊密合作,搭建平臺、整合資源,持續打造特色項目,共同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沈蓓莉致辭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表示,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推動科技發展的根本在于人才。清華大學正通過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與騰訊等科技企業推動產學研合作等系列行動,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重要支撐。今年科學小會以“用AI改編世界”為主題,蘊含著對當代青少年推動未來AI科技創新的深深期許,期待更多青少年通過科學小會,在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把握時代機遇,用AI創造美好未來。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致辭
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副總裁、騰訊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李航分享了與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合調研中的發現:有近70%家長認為AI和編程對孩子非常重要,但一半以上青少年未接受過AI啟蒙;54%的家長認可應在家庭教育中為孩子啟蒙AI,但只有0.9%的家長能做到。他宣布,騰訊即將推出“AI編程第一課”,以小程序為載體,為全國零基礎青少年提供AI和編程啟蒙平臺,幫助青少年在實踐中認識AI,培養科技能力。
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副總裁、騰訊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李航致辭
解密AI如何感知決策和創造
年初火爆全球的ChatGPT引發公眾對生成式AI的熱切關注。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攜團隊2015年起自研的AI詩歌寫作模型“九歌”,向青少年科普生成式AI背后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孫茂松介紹,中國傳統詩詞講究韻律和對仗工整,蘊含深遠意象,語義表達也更為豐富、復雜,“九歌”基于古典詩詞大數據,設計并構造了詩詞及對聯AI自動寫作系統,攻堅AI的中文理解和分析能力。“嶺上松杉照眼青,水邊閣樓列窗欞。幽居遠對三峰碧,僧舍分明隱霧屏。”他用一首“九歌”創作的七言絕句,引導青少年領略傳統文化與前沿科技碰撞的魅力。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演講
騰訊AILab語音技術專家研究員王珺為青少年講解AI如何向人類學習“能聽會道”。“在嘈雜環境中與別人對話時,人腦會自動屏蔽周圍‘噪聲’,將注意力集中于目標對象,聽清對方話語”,王珺介紹,騰訊AILab以此為靈感設計訓練AI聽力的底層模型,讓AI通過“判斷重要信息-集中注意力-提取其中新信息”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在嘈雜環境中,智能分析降噪、“聽清”目標聲音。
騰訊AILab語音技術專家研究員王珺演講
智能決策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發智能決策,都離不開模擬場景。”騰訊開悟平臺負責人劉林介紹說,開悟平臺依托《王者榮耀》游戲場景和計算框架,為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數十所知名高校提供了智能決策研究的模擬環境。高校學子可以自研決策算法模型,在虛擬游戲場景中測試、驗證效果,訓練AI自主分析復雜環境、智能決策。借助游戲場景訓練的前沿AI技術,也在服務生產生活。比如,騰訊與南航共同研發的新一代全動飛行模擬機視景系統,三天即可高精度復原一座機場,幫助我國民航飛行員更高效訓練。
騰訊開悟平臺負責人劉林演講
分享AI技術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以下簡稱戰略咨詢院)院長潘教峰在科學小會上結合歷次工業革命,分析了目前AI技術的發展階段,并在會上首發由戰略咨詢院王小梅研究員團隊利用AI算法繪制而成的《2023AI技術圖譜》,直觀呈現了世界AI版圖,分析了我國AI技術發展現狀,為把握AI科技發展趨勢提供參考。
會上還動態演示了六年來我國AI各技術領域的發展變化,呈現出我國AI正在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在圖像分析、語音識別、視頻分析、無人機等多個AI應用技術上,我國獲得了長足發展,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潘教峰同時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AI基礎技術特別是AI硬件技術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他希望青少年朋友們要重點關注數學、物理學、腦科學等基礎學科的學習,為中國構建自主可控的AI技術體系貢獻力量。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演講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元卓是電影《流浪地球2》的科學顧問。在小會現場,他結合電影人物和劇情,解讀了2044年的科技發展設定。王元卓身處小會現場,展示了同時在視頻號直播間回答問題,和正給鄉村孩子做科普的“王元卓”。“王元卓”數字人分身由騰訊智影提供技術支持。憑借多模態合成、實時面部動作生成及驅動等AI技術,現階段僅需3分鐘真人視頻素材,便能打造出“真假難辨”的數字分身,外貌動作、語態語氣相似度高達98%。騰訊智影數字人技術目前已經成功應用于廣電、氣象、司法、金融證券、醫療健康等眾多行業,既極大提高了信息生產效率,也幫助人們處理一些自身無法同步進行的事情。王元卓認為,未來隨著技術發展,電影中“丫丫”這樣具備自我意識的數字生命,將無限接近于現實。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元卓演講
王元卓、孫茂松、劉林還做客小會特別設置的“科學家開講啦”直播間,通過「騰訊會議·活動」與全網青少年深度交流互動,解答青少年最好奇的AI問題,也結合自身經驗,為家長關心的教育問題提供參考建議。基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AI筑夢啟智未來”研學活動,以及騰訊未來教室、騰訊扣叮·青少年人工智能追夢營等公益行動,本屆科學小會定向邀請了江西、甘肅、新疆等多個省市邊遠鄉村的100多個孩子,來到清華大學,近距離感受科學家言傳身教,啟蒙AI和編程。
搭建AI體驗平臺激發青少年好奇心
李航現場提到的“AI編程第一課”小程序,將在9月1日開學季正式上線,參會青少年通過內測邀請碼,進行了嘗鮮體驗。該公益項目基于“玩中學”興趣啟蒙的學術理念,圍繞“航空航天”“未來交通”國家科技議題,采用騰訊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打造虛擬體驗場景,吸引青少年在游戲化交互中,培育計算思維和人機協作意識,增強參與科學實踐的興趣。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課程部副主任郝石佩、騰訊優圖實驗室AI算法研究員許良晟,帶領來自邊遠鄉村的孩子們提前體驗了“AI編程第一課”。
中關村第三小學課程部副主任郝石佩帶鄉村孩子進行“AI編程第一課”
騰訊利用自身技術和平臺,為青少年創造了更多日常體驗AI的機會。喜歡視頻創作的青少年,可以使用AI智能視頻創作助手騰訊智影,嘗試數字人播報、AI配音等智能化功能,玩轉視頻化表達;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青少年,可以通過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優圖實驗室聯合安陽打造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了解甲骨文及漢字的演變歷史;熱衷藝術創作的青少年,則可以在“AI編程第一課”小程序上體驗“AI作曲”,系統基于騰訊音樂天琴實驗室的音頻分析等技術,根據青少年隨手創作的線條自動生成音樂,該技術已成熟應用于QQ音樂、全民K歌。
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自2019年起,已連續舉辦五年,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嫦娥之父”歐陽自遠、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等32位頂尖科學家和行業專家為青少年解讀宇宙探測、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領域前沿科技奧秘。科學小會于2022年入列全國科技活動周輪值主場活動,目前已有近5400萬青少年通過線上線下參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