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線調水,是2023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的最大補水水源。通過持續的生態補水,南運河沿線生態環境大幅改善。圖為京杭大運河滄州段河道恢復旅游通航。 本報記者 吉蕾蕾攝
千里南水,一路向北,浩浩蕩蕩。南水北調,這個旨在破解我國水資源分布“北缺南豐”問題的超級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已累計向北方調水超63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42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
水利部南水北調司綜合處處長高立軍表示,南水北調自通水以來,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受水區的供水格局,改善了沿線生態環境,提高了大中城市供水保障率,也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生態補水帶來生態效益
在河北省滄州市,穿城而過的大運河成了城市的主軸線。大運河上,一艘艘滿載游客的游船推開道道碧波,駛向遠方。
“水是實現河道旅游通航的重要保障要素。”滄州市水務局調水管理科副科長楊揚告訴記者,南運河是南水北調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輸水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滄州人民的“母親河”。近年來,滄州市充分利用北延應急供水工程,抓住京杭大運河貫通補水等契機,暢通河道,增加水量,實現從斷流到階段性有水再到有流動的水的轉變,對大運河沿線生態環境修復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5月31日20時,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的六五河節制閘緩緩關閉。至此,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2022年至2023年度調水任務圓滿完成。
“今年是北延應急供水工程試通水以來開展的第4次調水。”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東線公司副總經理瞿瀟說,南水北調東線調水有效緩解了北方受水區水資源短缺狀況,本年度累計向黃河以北調水2.77億立方米,為2023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提供了主力水源。
綠色和生態始終是南水北調工程的底色。6月16日8時,丹江口水庫水位達到汛限水位160米,且仍呈現上漲趨勢,具備適當增加供水的條件。水利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著眼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蘇,抓住供水關鍵窗口期,在滿足沿線正常供水的基礎上,于6月16日11時30分正式啟動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向華北地區河湖實施生態補水。
據高立軍介紹,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通過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線河湖生態安全。東線沿線受水區各湖泊利用抽江水及時補充蒸發滲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穩定,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中線目前已累計向北方50余條河流生態補水90多億立方米,推動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現生機,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京津冀地區從根本上扭轉了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趨勢。
水資源配置格局進一步優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的全面建成通水,溝通了長、黃、淮、海四大流域,初步構筑了我國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格局。通過實施科學調度,年調水量持續攀升,實現了年調水量從20多億立方米持續攀升至近100億立方米的突破性進展。
與此同時,南水北調工程不斷擴大供水范圍,挖掘工程輸水潛力,支撐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區供水的75%,占天津城區供水的99%,覆蓋河南11個省轄市,河北省1300多萬農村人口喝上優質“南水”。
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是“鈞瓷之都”。“過去制作瓷器用水,都去騶虞河里拉水,河水干了之后,只好打深水井,電費高,水質差,便選擇建水窖接雨水用。”河南省禹州市供水有限公司神垕水廠董事長王敏霞說,“雨水也不夠用,瓷器生產企業只好從30公里外運水。”
2015年1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向禹州市和神垕鎮正式供水,年平均供水396萬立方米,解決了古鎮缺水問題。“現在用南水燒制的瓷器釉面光滑剔透,品質極佳。”神垕鎮金鼎鈞瓷有限公司總經理高丙建說。
“水資源格局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格局。”高立軍表示,南水北調工程打通了水資源調配互濟的堵點,解決了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痛點,將南方地區的水資源優勢轉化為北方地區的經濟優勢,北方重要經濟發展區、糧食主產區、能源基地生產的商品、糧食、能源等通過交通網、電網等輸送至全國各地,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在南北方的優化配置,實現了生產效率效益最大化。
通過賦能河南省鄭州市航空港區經濟發展、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梁山港港航經濟發展等沿線地區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受水區經濟轉型升級,南水北調在加快培育國內完整的內需體系中充分發揮水資源基礎保障作用。全面通水以來,按照2022年萬元GDP用水量49.6立方米計算,東、中線累計超630億立方米的調水量,相當于有力支撐了北方地區超過12萬億元GDP的持續增長,為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后續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6月20日,南水北調引江補漢工程夷陵區段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引江補漢工程三峽引水口宜昌段進入前期施工階段。
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后續水源工程。據介紹,該工程實施后,將把南水北調工程和三峽工程連接起來,進一步打通長江向北方輸水的通道,提高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供水保證率。同時,還將向漢江中下游補水,對提高漢江流域水資源調配能力、改善漢江中下游水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引江補漢工程總體進展順利,下半年即將進入主體工程全面建設階段。”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戰略投資部副主任張杰平表示,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將堅定不移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國家水網總體格局,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逐步建成,省市縣水網基本完善。
“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是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程。”高立軍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將加快完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布局。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生命線作用,用足用好東、中線一期工程供水能力,提高工程供水效益。準確把握東線、中線、西線各自特點,加強頂層設計,優化戰略安排,深化方案比選,統籌推進后續工程建設,為暢通國家水網大動脈提供堅實支撐。 本報記者 吉蕾蕾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