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北京通州的數字化種植大棚,一排排的蘿卜長勢喜人,農人們通過操作屏幕就能智能監測大棚蔬菜生長和環境情況,在現代科技加持下,通州的農業生產展現出數字化新面貌。日前,記者來到通州區西槐莊村和南三間房村,探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圖景。
種蘿卜應該澆多少水?蔬菜生長最適宜的溫度是多少?發生病蟲害怎么辦?這些問題在“慧種植”中都能找到答案。依托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慧種植”通過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讓農戶實時了解種植環境,解決種植業生產過程中“靠經驗、拍腦袋、種不好、收入低”等問題。
數字化種植大棚? 京翼 攝
在西槐莊村,北京電信鄉村振興“新農人”趙鮑飛介紹了“慧種植”在田間地頭是如何“工作”的:“這是智能蟲情監測系統,通過對收集到的小蟲子進行分析,可以提前預防植物蟲害。繼續向前走是草地物候自動監測系統,用于監測土地溫度、濕度、光照等,這邊還設置了自動氣象監測系統,可以通過5G網絡實時上傳風向、風速等天氣情況。”
“您已進入防溺水重點區域,安全第一,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從我做起。”步行至水域監控區,空中傳來了清晰的人聲提醒,這是中國電信“天翼云眼”全新升級智能播報功能,基于AI分析、云存儲等多項能力,天翼云眼為西槐莊村構建更加立體、智能的安防體系。
除了水域監控外,在西槐莊垃圾點,天翼云眼化身為“垃圾分類督導員”,通過AI自動檢測區域的人員進出情況,提醒村民正確分類投放,有效緩解了垃圾站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村頭的玉米可以收了”“喇叭聲音有點大,可以放小聲點”,在南三間房村的村委大屏上,顯示了一條條村民用樸實語言自主上報的問題。“現在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反應,村委看見就能馬上解決,又方便又實用。”村民王阿姨拿著手機現場展示,臉上洋溢著笑容。
北京電信鄉村振興“新農人”孟鵬飛通過中國電信數字鄉村平臺,展示了村內治理的積極變化,平安鄉村模塊采用AI技術、云計算技術進行網格劃分,提升鄉村治理能力;車牌布控可掌握進出村內的陌生車輛信息;積分銀行模塊,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到鄉村治理中,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工作新格局……
小鴿子也能養出“大產業”。近年來,北京通州南三間房村不斷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以特色養殖業為突破口,把養鴿產業打造成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的主要產業。
在養鴿戶村民馬學東家,孟鵬飛介紹了中國電信如何助力村內零散養殖戶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智慧養殖。通過數字鄉村智能監控平臺+FTTR(全屋光纖)技術,養殖戶在手機上就能隨時隨地看到鴿棚內的實時畫面,還可以在線查看回看,便于科學投喂,大大提高了養殖戶的工作效率,有效節省了時間成本。
養鴿產業實現智慧養殖京 翼 攝
除了養鴿產業外,村內的智慧養老小院也吸引了不少關注,北京電信通過智慧化手段賦能養老服務,延伸了服務內涵,打造城鄉互助式智慧養老的新模式。
據介紹,近年來,憑借電信在鄉村千兆全光網的資源建設,以及扎實的“數字平臺+云+物聯網+AI+算力”能力優勢,北京電信在鄉村治理、鄉村振興方向充分賦能,實現村內安防AI化、農產品種植過程智慧化、農產品銷售納入翼支付平臺線上線下生態化,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