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谷雨,在貴州省織金縣熊家場鎮糯沖村,70多位村民正在該鎮雨田禾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技術顧問雷恩昌的指導下,在林下清除枯枝落葉、松土起壟、栽放菌種、搭拱覆膜。雷恩昌介紹,合作社采用仿野生方式種植竹蓀,既能發揮當地林地資源豐富的優勢、保障竹蓀的品質,又能提高森林撫育水平。
近年來,糯沖村積極發展以竹蓀為主的食用菌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糯沖村黨支部書記雷佳虎說,該村目前竹蓀種植面積超300畝,平均每畝竹蓀支出的勞務費用達1.2萬元。
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織金縣因地制宜,將食用菌產業作為主導產業。該縣食用菌專班工作人員高乙介紹,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65%,可用于發展食用菌的林地超25萬畝;同時,當地種植食用菌歷史悠久,具有較好的技術基礎。據統計,2023年,織金縣種植食用菌3.8萬畝,年產鮮品10萬噸,完成綜合產值22億元。
圍繞種什么,織金縣結合氣候、水源、土地等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依海拔高低打造了3條萬畝食用菌產業帶。截至去年底,該縣建成21個反季節菌菇種植示范基地、32個特色珍稀食用菌示范基地和29個大宗食用菌示范基地,重點發展竹蓀、香菇、平菇、木耳、羊肚菌等品種。
圍繞誰來種,織金縣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共同發展食用菌。一方面,組建專業公司負責發展竹蓀產業,目前已建成竹蓀科技創新產業園,探索推廣竹蓀高產立體栽培、大棚設施栽培、林下栽培等種植技術,從事液體菌種、固體菌種研發培育等工作;另一方面,探索推廣“借袋還菇—保價收購”“勞務入股—保底分紅”“建棚返租—保證收益”“農戶參與—政府貼息”等合作模式,2023年累計帶動全縣3652戶、13680人參與食用菌產業發展,戶均增收1.6萬元左右。
圍繞賣什么,織金縣推動食用菌產業經營主體抱團發展,建成多條高標準加工生產線,開發出以食用菌為原材料的保健品、高端食品飲料等高附加值產品,延長了產業鏈,提升了價值鏈。
記者在貴州利農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展示間看到,菌湯包、益生菌口服液、洗發水等多種食用菌衍生產品陳列其中。公司總經理陳國松介紹,產品主要分為農產品、洗護和保健品三大系列,共20多款。
如今,織金縣竹蓀產品品類日益豐富,銷路越來越廣。一朵朵食用菌,正生長為當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的“致富傘”。 (經濟日報記者 吳秉澤 王新偉)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