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8日,第五屆中國企業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在7日舉行的主題論壇和多個平行論壇上,圍繞企業高質量發展,多位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動搖、以改革激發內在活力、把握綠色低碳新機遇,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集聚最大動能,助力企業在新征程上實現新的跨越。
創新引領企業發展不動搖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研制的國內首臺5兆瓦國產化海上風電機組,一級部件國產化率達100%、整機國產化率超過95%,首次實現了海上風電機組核心關鍵部件全國產化;中國移動牽頭的6G網絡的研究已全面展開,預計2030年實現商用落地,屆時AI將成為與移動通信一樣的普遍服務……
“企業是創新主體被不斷印證。”在“科技創新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平行論壇上,中國鋼研科技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于月光表示。
根據科技部此前公布的數據,在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的860余項中,企業牽頭或參與的有680余項,占比達79%。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中76.9%是由企業投入。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高同慶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建設現代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這就要求,新需求不斷釋放下,企業需要抓住技術發展脈絡,及時做出反應。
“能源科技創新正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濤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加快突破能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短板”問題。
除了自身的創新外,高同慶還表示,將推進高水平國際科技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提高我國科技領域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
改革為企業發展注入動力
改革,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在此次論壇上,多位企業負責人詳解改革這“關鍵一招”,亮出近年來推進機制改革的成績單。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經臨近收官。“我們研究制定了72項改革任務、130個改革舉措。”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勇介紹,集團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工作總體任務基本完成,一批重點改革任務取得重大進展,發展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據李勇介紹,集團以“兩非”“兩資”清理為抓手,先后退出鹽化工、煤化工等非主業非優勢業務,持續瘦身健體,壓減存量企業208戶,實現生產要素向油氣主業集中;強化投資、資金等重點領域全面風險管理,保持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
增強現代公司治理能力、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也是國企改革的重要一環。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介紹,山東能源集團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打造活力迸發的市場競爭機制,搬掉“鐵交椅”,對101名管理人員摘帽子、挪位子;打破“鐵飯碗”,在冊用工由聯合重組時的25.8萬人減少到22.7萬人;破除“鐵工資”,推行寬帶薪酬體系,績效工資占比60%,完成22家企業中長期激勵。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戰略規劃部主任何勇健介紹,聚焦體制機制活力在不同層級不平衡不充分、基層活力動力還需進一步激發等不足,國家電投將改革工作重心從集團公司向二、三級子企業轉移,從市場化程度高的產業向傳統產業轉移,奮力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入基層。
綠色理念貫穿企業發展全過程
“綠色”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圍繞“雙碳”目標,多家企業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
當日舉行的“共建ESG生態 共促可持續發展”平行論壇發布了《中央企業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藍皮書(2022)》。藍皮書指出,中央企業上市公司秉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主動應對氣候轉型風險,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傳統產業低碳改造升級,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推進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技術研發與應用,助力綠色轉型。
多家企業也在此次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綠色轉型的實踐。據中交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劉翔介紹,中交集團把“雙碳”工作納入公司改革發展全局,立足江河湖海業務優勢,在國內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綠色低碳領域,開展海水淡化、固廢處理、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和環境保護業務,不斷創造企業價值。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鄭學選在主題論壇發言時表示,中國建筑主導制定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零碳社區等多項國家標準,與兄弟央企加大合作,落地了一批抽水蓄能、光伏發電重大項目。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嵋俊說,正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修復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沙光互補、漁光互補、農林光互補、戶用光伏等“光伏+”新模式,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和共同富裕。(經濟參考報記者 張莫 汪子旭 梁倩 陳灝 郭倩 濟南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