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國黃金儲備規模為7187萬盎司,環比增加29萬盎司,這是我國黃金儲備連續第14個月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全球購金需求持續旺盛,各國央行積極增配黃金儲備跡象明顯,并有進一步增持黃金儲備的計劃。我國黃金儲備自2022年11月以來實現逐月增加,期間共增持923萬盎司。
世界黃金協會全球研究負責人安凱表示,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具備安全性、流動性、低波動性和出色回報等特點,可以幫助持有者對沖風險,有效提升投資組合的表現,為投資者提供穩定且較高的收益,這是央行持續購買黃金的重要原因。
在全球多國央行購金、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黃金價格表現亮眼。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在2023年全年累計漲幅超13%。
“從歷史來看,在美聯儲加息后期,黃金表現較強,央行會增加對黃金的儲備需求。”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近年來,全球經濟恢復面臨不確定性,地緣政治沖突加大風險隱患,凸顯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央行在儲備資產中增加了對黃金的需求。同時,央行推動儲備資產多元化,以更好分散風險,也有助于增加對黃金的需求。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丹認為,增持黃金對優化我國儲備資產結構,統籌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性與盈利性等有重要意義。黃金儲備資產價值受通貨膨脹、金融風險或地緣政治等影響較小,具有價值穩定、流動性強、回報率高等特征,因此增持黃金有利于提升央行儲備資產管理能力,分散外匯儲備資產風險,維護外匯儲備資產安全和規模穩定。
展望未來,受訪專家認為央行“囤金熱”或將持續。世界黃金協會報告顯示,根據2023年全球央行黃金儲備調研結果,超過70%的受訪央行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黃金儲備將增加。
“全球央行和官方機構對購買黃金的需求翻倍增長,這給黃金市場帶來了重要的結構性變化。”安凱認為,地緣政治風險、制裁風險以及全球儲備貨幣體系的多極化等因素推動了央行購買黃金的趨勢,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多年甚至幾十年,并有望進一步支撐黃金的表現。同時,黃金具有投資工具、奢侈品和珠寶制作材料的雙重屬性。因此,作為外匯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央行無論出于投資還是消費目的,都有助于推動黃金的需求上升。
專家還認為,中國儲備資產多元化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并且在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背景下,從多元化資產配置的角度看,增持黃金依然有必要。
“目前我國黃金占官方儲備資產的比重僅有4%左右,而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國外匯儲備中黃金占比均高達60%至70%。”吳丹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發達經濟體將啟動降息和全球“去美元化”浪潮下,預計2024年全球央行有繼續囤金的計劃,各經濟體多元化配置儲備資產、增加黃金購買的需求仍將保持堅挺。
婁飛鵬也認為,就未來發展而言,美聯儲面臨降息可能帶動美元走弱,全球經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我國央行儲備資產中黃金占比明顯偏低,這些因素都將推動央行繼續增加對黃金的需求。
業內人士普遍看好2024年黃金價格走勢,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對于黃金的需求。“2024年黃金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價格中樞仍有上行潛力。”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說,美元實際利率的下降趨勢明確,預期美聯儲最晚將于今年年中開啟降息。美國去通脹進程仍然較為緩慢,在當前的快速去通脹進程中,能源價格的快速下跌有非常大的貢獻,因此,今年的原油價格波動導致名義通脹再度波動的風險仍然存在。 (經濟日報記者 馬春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