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強調:“高質量發展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民營企業要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這一重要論述為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
積極轉變發展方式,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添新動能。產業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隨著國內經濟結構和國際競爭環境的不斷變化,面對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帶來的困難與挑戰,民營經濟也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更高要求。首先,民營企業面臨的競爭加劇,隨著新技術和新業態的出現,傳統產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而新興產業則需要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國際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也給民營企業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和挑戰。其次,產業結構亟待優化調整,部分企業存在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等問題,需要進行深度調整,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企業生產環節也需要更加注重節能減排等環保問題。因此,為了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民營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和優勢,充分發揮內在創新創業優勢,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全面進入高技術附加值的先進制造業、基礎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
加強企業自主創新,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揮新作用。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和“最大增量”。民營經濟只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民營經濟具有自主創新的傳統和能力,尤其是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進程中,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們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有高質量的科技供給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要求民營經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民營企業自主創新仍面臨著一些問題和難題,如研發成本投入帶來短期效益下降和自主創新技術、人才短缺等問題。為此,民營經濟應加強自身的技術儲備和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民營經濟機制靈活、市場嗅覺敏銳的優勢,積極拓展科技合作,加快產業升級步伐,推動企業更好地發揮自主創新的作用。
主動對接重大工程,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新力量。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需要加強統籌協調,促進協同創新,推進實施各類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產業鏈供應鏈項目。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實施離不開各類資源的投入,可以充分利用民間資金充裕的優勢,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實行多元化投入,同時充分發揮民營企業靈活、快速、高效運作的優勢,努力形成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分工合作、協力發展的互補創新格局。一方面,民營經濟需要主動對接國家重大工程項目,了解其規劃、需求、進展等方面的情況,積極參與相關投資和建設,發揮自身的作用和優勢。另一方面,民營經濟需要不斷提高技術和創新能力,培養和吸引高素質的人才,以更好地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對企業的需求。對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而言,積極參與和主動對接國家主導的各類重大工程項目,不僅是履行社會責任和擔當的體現,更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既提高民營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品牌價值,也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依法依規加強管理,為共創公平優質競爭環境展現新作為。保護合法合規企業權益、為守法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是對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推動。而塑造良好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離不開民營經濟的積極參與,需要加強自身管理,積極協同配合政府共創優質的商業發展環境。民營經濟需要積極主動遵守法律法規,規范企業行為,提升企業自身的合規管理水平。同時還需要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不斷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和運作機制,確保企業的內部管理和決策過程透明、公正、有效,為員工、股東、社會各界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此外,民營經濟還需要主動與政府部門溝通交流,積極參與政策制定和落實,為政府提供合理化建議和反饋,共同推進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改善。民營企業還可以通過參與行業協會和商會等組織的建設和運作,促進同行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