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走訪見聞
新華社福州10月8日電?題:“干企業要有定力,要做就做最好的”——福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董建國
經濟轉型升級的爬坡換擋期,一些企業面臨轉型壓力。記者在福建走訪發現,目前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聚焦主業、強化創新,不斷在專門領域形成獨特優勢,成為一道靚麗風景。
在福建省海安橡膠有限公司,忙碌的生產線上,工人們身手熟練。一批全鋼巨型輪胎整裝上車,準備運往海外。公司副總裁黃振華說,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成功研發出11種系列35個規格的巨型輪胎產品,先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0多項。
“起初,公司在設備、配方、工藝等方面都是空白,自主研發迫在眉睫。”黃振華說,當時,國外技術嚴格保密,巨型工程輪胎的生產技術長期掌握在跨國企業手中。經過多年的刻苦攻關,2008年公司生產的第一條全鋼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功下線,打破了國際壟斷。
此后,通過持續技術攻關,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公司每年都將營收的10%以上用于研發創新。”黃振華說,同等性能的產品,價格僅是國際巨頭的70%—80%,目前已出口50多個國家。
對于在細分領域持續創新的“甜頭”,福建恒而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正華感同身受。公司主要從事模切工具、鋸切工具、裁切工具等金屬切削工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逐步延伸至產業鏈下游。
“干企業要有定力,要做就做最好的。”林正華說,通過研發驅動,公司不斷搶占市場份額,如今生產的重型模切工具占據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在行業內擁有絕對定價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4億元,同比增長37%。即使這樣產品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產能不足成為當前企業的痛點。”
記者采訪中發現,目前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有的甚至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去年,福建首個能儲能、發電,還能給新能源汽車電池進行檢測的智能快速充電站在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投入使用。車主可以邊充電邊為電池“體檢”;在云端,一份電池的檢測報告同步發送給車主,電池使用壽命、健康程度等一目了然。
這一項技術來自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持續的科研投入讓星云電子在“風口”扎下了根,先后進入寧德時代、比亞迪、上汽通用、一汽大眾等龍頭企業的供應鏈中。公司董事長李有財說:“近年來,公司每年科技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均超過13%,研發工程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近四成,已獲得專利102項、軟件著作權33項,參與起草4項國家標準。”
“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企業支撐大配套。”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茂興認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方面可以打破國外對產業鏈關鍵節點的技術壟斷;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實現小節點行業的技術突破,進而影響和強化整條產業鏈。這成為引領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