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正在上演回購潮。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今年以來,A股總計有600余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與回購相關的公告。不過,上市公司將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為首要用途者居多,相比之下,將回購股份直接注銷的企業寥寥,僅有萬泰生物、花園生物、冠豪高新等公司。
筆者認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應鼓勵上市公司開展注銷式回購,尤其是現金流充裕、破凈的上市公司以及手握超募資金、跌破發行價的上市公司實行注銷式回購,以提振投資者信心。
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回購旨在向市場傳遞積極信息:其一,現金流充裕,經營穩定;其二,上市公司更了解企業的發展運行情況和公司估值,此時真金白銀回購顯示出企業二級市場價值被低估或者處于合理區間。
不過,當下投資者對股份回購的含金量要求越來越高,不以注銷為目的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性價比”在降低。
具體來看,上市公司將回購來的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并約定在股份回購實施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日一段時間后轉讓,受益的只是部分高管、員工。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方案、員工持股計劃獲得的股份價格低于當下的二級市場股票價格,被指為向高管、員工“發紅包”。因此,在部分上市公司發布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后,會出現投資者并不買賬、上市公司二級市場表現難有起色的情況。
而將回購股份進行注銷則不然。上市公司將回購股份一次性注銷,意味著這些股份將不再參與二級市場流通,股本減少,在當期利潤不變的情況下,每股收益及每股凈資產回報率等財務指標將提升,被視為現金分紅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真正提振了上市公司內在價值,使得上市公司所有股東受益,這也是投資者所希望看到的“具有含金量”的股份回購。
在海外市場,公司回購股份并予以注銷的案例并不少見,包括蘋果在內的美股巨頭因開展注銷式回購受到資本市場認可。
8月18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 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時表示,研究對于破發或破凈的上市公司和行業,適當限制其融資活動,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
當下,部分上市公司手握現金流,但股票價格已經跌破凈資產的上市公司,以及手握超募資金且股價跌破發行價的上市公司開展注銷式回購,將有助于改善每股盈利能力,提高投資價值,更能增加股東持股信心,促進公司長期發展。
此外,鼓勵上市公司進行注銷式回購,還可予以一定的政策激勵,比如開展注銷式回購的上市公司,未來開展再融資可予以支持等。
上市公司通過上市融資尋求更高質量發展,同時也應完善公司治理,建立企業發展與股東回饋的良性循環,才能增強投資者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從而推動資本市場行穩致遠。(張 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