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特別是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2.7%,仍保持了較高增長水平。前5個月我國吸收外資保持了平穩增長,這充分說明我國在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產業配套等方面依然擁有較強的綜合比較優勢,市場吸引力不減。
各部門齊發力,鼓勵外資繼續投資中國
日前,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了解,此次修訂立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促進中西部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增加鼓勵外商投資的領域。
近日,國務院出臺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要求相關部門和各地方,要持續關注并積極推進重點地區復工達產、物資保障等工作,特別是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實施。商務部通過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與各相關部門一起,解決外資企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包括人員入境簽證、生產經營、上下游供應鏈、物流運輸等。各部門積極回應外資企業在華的合理訴求,保障內外資平等參與政府采購、延長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減免政策、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開汽車制造等領域外資占股比例限制等,穩定了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認為,隨著中國制造業由大變強進程加快,中國制造業體系完整、配套齊全、潛力大的優勢對外資會產生越來越強的吸引力。目前,中國通過有效的宏觀政策調整避免了通脹的發生,且國內散發疫情已得到有力控制,生產需求逐步恢復,這些都增強了外資在中國發展的信心。
外資結構性變化折射中國產業結構深刻變革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表示,從最初外資扎堆制造業,到如今更青睞服務業,外商投資的“轉向”折射出中國開放的不斷升級和經濟產業結構發生的深刻變革。以韓國為例,今年前5個月韓國實際對華投資增長52.8%,韓中貿易額達1522.6億美元,同比增長10.2%。《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生效,為兩國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從區域分布來看,今年以來,我國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35.6%和17.9%。正在修訂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針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結合有關省份的特色優勢產業,新增或擴展了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現代服務、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等相關條目。
近年來,科技創新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最新公布的一份對在華歐盟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在華歐盟企業得益于在當地的創新研發,仍將中國視為具有潛力的創新研發基地。
外資關注中國營商環境實質性改善
在近日召開的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上,歐力士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劉國平認為,隨著時代發展,中國的招商引資不只是資金和設備的引入,更需要引入管理理念、商業模式和最新的技術。
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副總裁趙炳弟認為,中國具有的完善、高質量供應鏈體系是吸引松下連續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已經是創新大國,松下有很多“to C的產品”和“to B的解決方案”,都是在中國進行創新研發。松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非常關注,對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也充滿了期待。
拉法基豪瑞集團副總裁劉利嘉表示,企業在選擇投資目的地時,首先要關注當地政策的連續性和適應性,其次則是知識產權保護。近幾年,該公司多選擇中國東部沿海省份投資,其前瞻性技術在此落地,源于東部沿海省份對創新的需求更大,能夠節約時間和建設成本。
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表示,在選擇一個城市投資時,一是看當地政府是否尊重國際通用慣例,二是看其產業政策是否有連貫性,三是看各項政策是否具有確定性。他認為,中國很多地區的營商環境還需進一步結構化和科學化。
波士頓咨詢公司中國區執行合伙人吳淳認為,中國經濟的巨大體量和創新發展的高速度確定無疑,但仍需提升一些速度和執行力,并保持開放的新格局,以更好的生態吸引和扶持企業創新,優秀人才供給也不可或缺。(本報記者 季曉莉?)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