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來到中國。此次馬斯克的“中國之旅”行程滿滿,備受關注。其中,5月30日至31日,不到兩天的時間里,中國外交部、工信部和商務部的三位部長分別會見了馬斯克。
除了馬斯克,本周還有多名外企高管到訪中國,包括摩根大通CEO、星巴克CEO等。外企高管再一次掀起“來華潮”,釋放了哪些信號?
所謂“脫鉤斷鏈”不得人心
5月3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會見馬斯克時,雙方談話妙喻頻出。
秦剛拿特斯拉汽車來比喻,稱發展好中美關系,既要“把準方向盤”,也要及時“踩剎車”,避免“危險駕駛”,還要善于“踩油門”,推進互利合作;馬斯克則把美中利益比作“連體嬰兒”,彼此密不可分,并表示特斯拉公司反對“脫鉤斷鏈”。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表示,在美國鼓吹對華“脫鉤斷鏈”的當下,作為美國高端制造業代表,馬斯克來中國訪問,是對“脫鉤斷鏈”的否定,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并不代表美國產業界的真實想法。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3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不少參會嘉賓明確表達對所謂“脫鉤斷鏈”的反對。
“一些國家奉行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試圖通過所謂的‘脫鉤’政策‘遏制’中國,這種做法才是當前全球化格局中面臨的主要威脅。”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夫說,單方面提高關稅、出臺《芯片和科學法案》等做法只會擾亂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進一步加劇全球分裂。
今年4月,歐洲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召開全體會議討論歐盟對華關系政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中國是歐盟重要的貿易伙伴,歐盟與中國“脫鉤”不可行、不可取、不切實際。
此外,還有不少外企高管也在強調不可能與中國“脫鉤”。
日前,德國西門子董事會主席博樂仁、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市場不可代替,退出中國市場不是一種可行選項。
眾多外企用“腳”
為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
不僅僅是在口頭上反對所謂“脫鉤斷鏈”,眾多外企用實際行動為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
一方面,近段時間,多家外企高管來到中國,并與中國政府官員就經貿合作等議題進行交流。
5月31日,中國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會見馬斯克,雙方就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等交換意見。
同一天,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馬斯克。雙方就中美經貿合作、特斯拉在華發展等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馬斯克表示,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愿繼續深化互利合作。
除了馬斯克,近段時間,還有不少外企高管也開啟了“中國之旅”。
時隔四年訪華,出席近日在上海舉行的摩根大通第十九屆全球中國峰會,星巴克等多家美企CEO也現身會場。稍早時候,蘋果公司CEO庫克、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CEO瑪麗·博拉相繼訪華。
今年3月下旬,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密集會見了雀巢、寶馬、奔馳等十多家跨國公司高管。近段時間,外企高管密集訪華,彰顯了深耕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
另一方面,眾多外企在中國持續加碼投資。
近日訪華的星巴克CEO納思瀚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星巴克制定了2025年開設9000家門店的目標,并將繼續投資中國,未來中國將成為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市場。
3月底,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投資中國成了不少世界500強及跨國企業的新計劃。
阿斯利康全球首席執行官蘇博科說:“我們再次擴大了與江蘇的合作。在山東青島,我們還宣布了一項新工廠的重大投資,總投資額約4.5億美元的制造工廠。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投資。”
外資企業持續加碼投資的同時,也在進一步優化在中國的產業布局。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說:“除了北京,還會去上海、香港、杭州和其他城市。我們會繼續全方位投資中國,中國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99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
跨國企業持續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并希望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首先是因為中國經濟強勢復蘇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其次,中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也為外企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
中國貿促會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受訪外資企業對辦理納稅、跨境貿易、解決商業糾紛等指標的滿意度均超過80%,97%的外資企業對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政府出臺的外資政策評價為“滿意”以上。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所說,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我們將繼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與各國企業共享中國市場和開放紅利。中國永遠不會自己關上開放的大門。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外企高管的“來華熱”還會繼續“熱”下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