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道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4月6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周三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全球緊張局勢可能擾亂海外投資,并最終導致相當于2%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長期損失。
IMF在報告中警告說,全球各地的企業和決策者正通過“將生產活動遷回國內或轉移到值得信賴的國家”,探索讓自己的供應鏈具備更強復原力的方法。
該組織談到了最近在美中緊張關系加劇的背景下通過的一些法案,如美國的《芯片與科學法》。
日本最近對23種半導體制造設備實施了出口限制措施,與美國一起遏制中國制造先進芯片的能力。
IMF經濟學家說,目前資金正在流入外界認為“在地緣政治上相互靠近的國家”。該組織說,“友岸外包”的興起對欠發達市場造成的傷害可能是最大的。
這些經濟學家還說,面對外國直接投資出現的這種轉變,發展中經濟體顯得更為脆弱,因為“它們更為依賴在地緣政治上距離較遠的國家提供的投資”。
IMF警告說,即使實力更為雄厚的國家從緊張關系加劇中獲益,由于外部需求疲軟會產生溢出效應,它們的這些收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
該組織的經濟學家寫道:“四分五裂的世界很可能是更窮的世界。”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5日報道,IMF警告稱,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引發全球投資重組,可能抑制經濟增長并加劇金融動蕩風險。
在周三發表的報告中,該組織指出,外國直接投資日趨在地緣政治盟友、而非地理位置鄰近國家之間流動。
IMF警告說,雖然資本日益落地友好國家或許能夠提高政治安全,但這個趨勢可能抑制風險的分散,增大經濟下行的可能性。
IMF說,世界各國轉而組建設置更多跨境投資壁壘的經濟集團,這種行為的長期效益成本將是巨大的。IMF估計,全球經濟產出將因此損失2%。
IMF報告強調,隨著各國和各公司日益在與自己具有類似地緣政治理念的國家交易和投資,謀求增強供應鏈的韌性,潛在風險已經出現。
這個信息與一些國家政府保護主義色彩日趨濃厚的言論形成對照。
美國財長珍妮特·耶倫去年呼吁各公司繼續尋找美國以外的投資地點,但要優先考慮供應鏈“友岸外包”。中國則謀求降低對外國技術的依賴。
IMF報告說,這些政策以及2016年以來日益緊張的關系在統計數據中得到反映。2008年以來,外國直接投資下降,并日益在地緣政治盟友之間流動。
報告說,較為依賴外國公司投資的新興經濟體可能對全球投資布局支離破碎所造成的影響感受最深。較貧窮國家受地緣政治緊張關系加劇影響的概率幾乎是發達經濟體的兩倍。
IMF對以美國和中國為核心的兩大經濟集團之間投資流動減少50%造成的潛在效益損失進行了模擬,然后發現,與美國經濟所受的影響相比,中國以外的亞洲新興經濟體面臨的風險更高。
報告建議,維護全球經濟一體化是避免這些損失、促進全球繁榮的最佳辦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