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精神,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結構。通過“減、調、轉、加”,扎實做好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工作,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2021年,東風公司積極克服芯片短缺、市況上漲和疫情防控等因素的影響,全年利潤率為8.8%,東風品牌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16%,保持汽車行業領先地位。
念好“減”字訣,聚焦主責主業
結合“為用戶提供優質汽車產品和服務的卓越科技企業”的發展定位,東風公司修枝剪葉,全面退出輔業和不符合集團戰略的業務。先后完成58家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任務,涉及在冊職工11534人,退休人員10546人,每年減少費用補貼3億多元。推進8大類94項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剝離地產、醫院、水電煤汽等輔業單位或辦社會職能,主責主業更加聚焦,實現輕裝上陣。
嚴守“管理層級不超過5級、法人總數凈增長幅度不高于上一年度凈利潤增幅的50%”的底線,按照“去存量、控增量”“以減保增”原則,優化資源配置,精簡機構,瘦身健體。截至2021年底,累計壓減法人數量119戶,管理層級控制在5級以內。通過壓減工作的持續推進,機構更加扁平化,有效提高企業對快速發展市場的應變能力。
念好“調”字訣,推動布局優化
東風公司深刻把握宏觀形勢、市場變化、競爭格局對汽車行業發展的新要求,對各業務領域堅持“一企一策”,分類指導,優化調整。對無合作前景和不符合公司戰略的合資業務果斷調整。通過重組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挽回潛在損失幾十億元,同時盤活資源,使嵐圖品牌迅速形成了制造資源的支撐。戰略性退出連續三年處于深度虧損的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股權,使公司做強做優自主的資源和精力更加集中。
在汽車零部件領域,按照“業務歸核化、資源系統化、產品模塊化、資產證券化”的工作思路,通過對業務布局實施優化調整,形成了制動與智能駕駛系統、座艙與車身系統、底盤系統、新能源電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動力總成部件系統和輕量化技術“6+1”核心業務布局。“諾亞項目”獲證監會審核無條件通過,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整體上市取得重大進展。
念好“轉”字訣,加快轉型升級
東風公司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大力開展壓減和業務布局優化的同時,積極推進汽車產品和傳統業務的轉型升級。整車領域,積極踐行“雙碳”戰略目標,制定了3個“一百萬”的計劃,到2025年,商用車、自主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達到100萬輛。傳統汽車將以綠色高效為重點,打造商用車“龍擎”和乘用車“馬赫”兩大動力品牌。新能源汽車堅持電動、混動、氫動等綠色低碳技術路線并舉,2024年實現主力乘用車品牌全新車型電動化。
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圍繞汽車產業的“五化(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發展特點,加快推動汽車零部件由結構件向功能件轉型,有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東風佛吉亞汽車內飾有限公司積極推動傳統汽車內飾業務向智能座艙轉型,東風電驅系統有限公司推進產品由商用車用起動機、發電機向新能源乘用車驅動電機及系統業務轉變。
念好“加”字訣,搶抓戰略機遇
在“減”“調”“轉”的同時,東風公司積極布局面向未來的戰略性新興業務,大力發展科技板塊和服務生態業務。在發展科技板塊方面,加快推進科技“躍遷”,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2021年,東風公司以4169件、73.3%的同比增長率,居中國汽車發明專利公開量首位,全面達成所承擔的國務院國資委12項“1025”關鍵核心技術攻堅任務要求。東風“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動力系統平臺及整車開發”項目填補國內空白;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功率半導體模塊投產,車規級芯片布局加速推進。國內首個24小時服務的車路協同無人駕駛接駁巴士——東風悅享Sharing-VAN,在雄安新區等全國30多個城市示范運行,今年以來已為3500多名乘客提供出行服務。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決勝之年,東風公司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狠抓落實,扎實推進,確保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各項任務,以改革成效加快推動卓越東風和世界一流企業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