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是最關鍵的助企紓困措施,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稅與退稅并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留抵稅額提前實行大規模退稅,規模達1.5萬億元。這項力度空前的措施一宣布,就引起強烈反響。
降低稅率、免征等減稅措施已被公眾所熟悉,而增值稅留抵退稅對大多數人來說還較陌生。增值稅是我國的第一大稅種,以貨物或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在實踐中,增值稅實行鏈條抵扣機制,以納稅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其中,銷項稅額是企業按照銷售額和適用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進項稅額是企業購進原材料等所負擔的增值稅額。當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時,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會形成留抵稅額。
產生留抵稅額的原因有多種情況。比如,有的企業在創業過程中,前期投入量大,進項稅額較多,要消耗這些稅額需要一定時間;有的企業集中大量采購原材料和存貨,尚未全部實現銷售等。此外,在多檔稅率并存的情況下,如果銷售適用稅率低于進項適用稅率,也會形成留抵稅額。
留抵稅額是實施增值稅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客觀現象,在國際上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即允許納稅人結轉下期繼續抵扣或申請當期退還。我國在很長時間內實行的主要是留抵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制度,2019年以來逐步建立了增量留抵退稅制度。國家稅務總局統計顯示,2021年全年為制造業辦理退稅1322億元,惠及3.1萬戶企業。
留抵退稅的做法,就是把增值稅期末未抵扣完的稅額退還給納稅人。相較于繼續抵扣的政策,留抵退稅把納稅人今后才可繼續抵扣的進項稅額予以提前返還。如果說減稅措施作用在于減輕企業負擔,實現輕裝上陣,留抵退稅則直接增加企業現金流,給企業發展注入更多能量。這對于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的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有助于提振信心、激發活力,從宏觀經濟來說則促進了消費和投資。可以說,減稅、退稅、緩稅、降費,形成了助企紓困發展的有力“組合拳”。
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也就意味著政府需要拿出巨量的“真金白銀”返還給企業,這對地方財政來說壓力不小。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央財政將加大對地方財力支持,補助資金直達市縣,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資金調度。這些保障措施,有利于促進各地盡快把留抵退稅落實到位。
助企紓困必須精準、及時、有力。今年留抵退稅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對小微企業的存量留抵稅額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增量留抵稅額足額退還。同時,全面解決制造業、科研和技術服務、生態環保、電力燃氣、交通運輸等行業留抵退稅問題。這些工作涉及企業戶數多、操作復雜程度高,可謂時間緊、任務重,需要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全力推進。
此外,有必要以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為契機,進一步將這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留抵退稅制度較為復雜,涉及退稅操作、風險防范、資金保障、地方分擔機制等。2019年底發布的增值稅法征求意見稿,按照增值稅原理、借鑒國際經驗,明確了期末留抵退稅制度,規定“當期進項稅額大于當期銷項稅額的,差額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或者予以退還”。下一步,建議加快推進增值稅立法工作,早日建立起完善的留抵退稅制度。(曾金華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