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8日晚21:30播出的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節目中,沈陽市市長呂志成、呼和浩特市市長賀海東、無錫市市長趙建軍三位市長共話營商環境創新思路,相關企業代表、業內專家,媒體代表也參與其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多地掀起了一股優化營商環境的熱潮,且取得不錯的效果。
在此前的4月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亮點內容在北京梅地亞中心正式發布,三項成果——“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市)”和“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舉措十大關鍵詞”重磅亮相。
包括北京、上海、重慶、深圳、廣州、杭州、沈陽、無錫、呼和浩特等一批城市入選“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在4月8日21:30播出的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節目中,沈陽市市長呂志成、呼和浩特市市長賀海東、無錫市市長趙建軍三位市長共話營商環境創新思路,相關企業代表、業內專家、媒體代表也參與其中。
市長說——
在本期《對話》節目中,新京報社編委、貝殼財經總編輯蘇曼麗分別向呂志成市長、賀海東市長發起了提問。
呂志成表示,在地方,營商環境建設確實存在著“上熱中溫下冷”的問題,如何解決營商環境在基層的最后一公里?今年,沈陽在政府服務方面開展了“清風窗口”活動,打出的標語是辦事不求人、用權不謀私,基層的窗口單位都要參與進來,通過這種方式轉變作風,促進政務服務進一步到位。“我們還在原來的行刑銜接的基礎上又形成了行紀連接,即行政執法和紀委相連接,紀委要監督執法的效果,用這種方式來督促執法的最后一公里。”
賀海東則回應稱,有些營商環境的政策不錯,但最后落不到企業身上。如何解決?首先,政府要和企業家交朋友,經常聽取企業家對政務環境、法治環境、金融環境的意見,讓他們說真話。現在,我們建立了早餐制度、定期溝通制度、聯席制度等,切實了解企業家的訴求;第二,我們搭建了12345利企便民服務平臺,企業只要有事,通過12345給我們打電話,會有專人專班辦理,通過“三率”(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考核,每個月都有排名,排名靠后的部門、地區要表態發言,通過正面推動、反面倒逼,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問題會有明顯好轉。
在本期《對話》中,趙建軍也分享了無錫打造營商環境的經驗。他表示:“無錫營商環境的最大特點就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相結合,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結合,真正落下來,可能是兩支隊伍,即干部隊伍和企業家隊伍,企業家隊伍有企業家精神,干部隊伍則落在干部的敢為善為,來帶動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企業家說——
地方營商環境如何?創業者、企業家最有發言權,今年年初,因點贊無錫營商環境,東北土生土長的餐飲“老炮”李彥明“火了”,在8日晚《對話》節目中,李彥明也來到了現場,再度為無錫營商環境現身說法。他表示,當時去政府部門希望能解決小店用火問題,鄒科長給我倒了杯水,結果水還沒喝完,解決方案就出來了,我的第一感受是驚訝,更多是感動。
上機數控董事長楊建良也表示,公司根植無錫20來年,從一個鄉鎮小企業到今天有幾百億元銷售額的新能源產業企業,這20來年,我們深入感受到無錫營商環境在持續優化,不僅指導我們在無錫本地發展,還指導我們走出去。
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戴繼雙表示,沈鼓是一個國有企業,國有企業要想擁有市場活力,必須進行體制機制改革,而改革又是一件艱難的事,小到員工持股,大到集團高管任命,市委市政府都第一時間想辦法克服困難,敢于承擔責任,幫公司解決了不少問題。
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張劍秋則表示,伊利之所以能成為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企業,就得益于政府不斷地優化營商環境。以呼和浩特伊利健康谷投資建設的奶產業集群項目為例,當時建設區域一片荒蕪,伊利之所以敢在這里投100多億元,就得益于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專班推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項目進展非常順利。
專家說——
過去幾年,多地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下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還能怎么干?
在《對話》的現場,專家也給出了專業建議。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表示,下一步要從企業主體的實際運作和感受上去下功夫,去做文章,要看看有多少企業愿意以這個城市為基地、為總部,邁向全國各地,邁向全球,這恐怕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經濟學家范恒山則表示,營商環境政策的重點不在于惠而在于信,營商環境的深層階段,一定要立“信”,確立政府的信譽,樹立市場的信心,給企業投資者安全感,讓他們舒心、開心、癡心地去創造才最重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