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近期聯合相關部門公布中華老字號復核結果,將長期經營不善,甚至已經破產、注銷、倒閉,或者喪失老字號注冊商標所有權、使用權的55個品牌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對經營不佳、業績下滑的73個品牌,要求6個月內予以整改。
發布退出名單,既體現了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又彰顯了中華老字號品牌的強大生命力和商業活力。中華老字號名錄不能“只進不出”“一老永逸”。老字號“有進有出”,才能讓中華老字號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多年來,我國十分重視從國家層面對老字號創新發展的鼓勵和引導。2023年1月,商務部聯合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管理辦法》?!掇k法》提出,要實施“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持續敞開“大門”;對出現問題的企業,及時采取約談警示等管理措施,直至退出,進而推動老字號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前,我國先后認定了中華老字號1128家、地方老字號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華老字號創立至今已超過100年。歷史最悠久的北京便宜坊更是走過了607年的歲月。沒有市場的認可,老字號不會存在這么長久。雖然在現代商業環境下,老字號品牌面臨著各種新興品牌的競爭壓力,但通過這次復核,我們可以看到,那些能夠順應市場變化,不斷創新發展的老字號品牌,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這些品牌不僅在產品質量上精益求精,更在品牌傳播、市場營銷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成功地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傳統文化、現代設計相結合,贏得了消費者的持久青睞。
時代在變,消費者的品位在變,過去的好信譽、好口碑,不代表能迎合當下的消費趨勢。停滯不前、墨守成規的老字號,只會在競爭中被淘汰。老字號作為企業,經濟效益好壞永遠是衡量其成功與否的標準。退出名單的發布,也為其他老字號企業敲響了警鐘、拉響了警報,哪怕是手握“中華老字號”這塊金字招牌,也不能靠“吃老本”換來企業的持續發展。
我們也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老字號企業緊隨時代步伐,勇于“觸網”迎來了又一次輝煌。一大批老字號品牌積極擁抱“618”“雙11”等電商購物節,通過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引入國潮新風尚,被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所接受。
商務部的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中華老字號企業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實現營業收入超1.2萬億元,近七成企業實現盈利。今年前三季度,中華老字號企業營業收入已超過2022年全年水平,中華老字號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說一千道一萬,如何將傳承和創新有機對接,一直都是老字號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在把老品牌、老技藝傳承好的基礎上,要多想新法子、多找新路子、多出新點子,把文化傳承和商業模式創新結合起來,老字號企業才能做大做強,在新時代煥發光彩。(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馮其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