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末,提振工業經濟、護航2022年經濟平穩開局成為多部門發力重點。日前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明確2022年把工業穩增長擺在最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近期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密集部署,在精準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挖掘市場需求潛力、優化發展環境、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等方面推出一攬子舉措,打出穩定工業增長“組合拳”。
業內專家表示,面對工業經濟出現的新的下行壓力,多項舉措承前啟后,統籌跨周期調節和逆周期調節,將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實現2022年一季度平穩接續,推動工業經濟發展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受短期性、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疊加影響,三季度以來工業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工業經濟穩定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承壓?!敝袊娮有畔a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研究室主任喬寶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大宗原材料價格保持高位、能源資源約束趨緊、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多環節受阻等對工業生產造成較大制約,受疫情反復和供給約束增多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市場預期更趨謹慎。
但整體承壓的同時,工業經濟穩定恢復的總體態勢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平穩健康發展有許多積極向好因素。喬寶華進一步表示,保供穩價政策發力,供給約束有所緩解,工業產能加速釋放。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在國家穩企惠企政策的帶動下,工業企業活力和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一組數據可見一斑。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2.2%,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分別增長21.5%和30.4%。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得到提升,基礎和關鍵領域技術攻關取得進展,集裝箱產量成倍增加,光伏、風電、船舶等產業鏈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全年壓減粗鋼產量超過2000萬噸,1-11月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19%、13.7%。
“盡管國內外形勢嚴峻,我國工業經濟仍然保持了‘恢復持續向好、韌性持續增強、結構持續優化、基礎持續鞏固’的態勢,成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有力支撐?!敝袊畔⑼ㄐ叛芯吭赫吲c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明年乃至更長時期來看,我國工業經濟恢復發展總體態勢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發展、優質企業培育等領域積極向好因素沒有改變。
多方部署工業穩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從部委到地方正集中發力工業穩增長,護航2022年經濟平穩開局。
12月20日,工信部召開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部署2022年要突出抓好的工業和通信業6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著力提振工業經濟,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被放在首位,明確全力以赴實現一季度平穩接續,打通重點產品供給堵點卡點,有效暢通工業經濟循環。深化產融合作,著力提振制造業投資。擴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消費。
1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聯合對外發布《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從暢通循環、拓展空間、強化政策、優化環境等四方面出臺16項新招實招硬招,包括保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順暢、促進重大項目落地見效、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等。
一攬子細化舉措也將扎實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表示,將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保障能源資源供應、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為重點,精準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促進工業經濟暢通循環。
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上,工信部將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組織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推進制造業強鏈補鏈,創建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中心,培育一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在中小企業的紓困幫扶上,將統籌落實一系列惠企政策。加大對惡意拖欠賬款問題的治理。健全優質中小企業評價體系。
多地相繼召開工業穩增長會議,做好相關政策研究儲備。例如江蘇提出,要加強監測、科學研判,及時掌握相關情況,不斷提高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水平;做好新增長點達產項目摸排,科學研判明年形勢。陜西要求,加快工業穩增長促投資措施落地,加大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支持力度,推動新增產能項目盡快建成投運、達產達效。
做好今明兩年政策銜接
業內專家表示,鞏固工業經濟平穩恢復態勢,做好今明兩年政策銜接,對于護航2022年經濟穩健開局至關重要,下一步需要從供需兩端雙向發力,細化做好各項穩增長措施。
“從供給側看,重點是強化生產要素保障,穩定能源原材料供應,暢通工業經濟循環。”喬寶華表示,下一步需要嚴格能耗強度管控,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引導地方和企業不斷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繼續完善國家儲備調節機制,加快健全國家物資儲備體系,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切實保障國內能源原材料供應穩定。同時,聚焦重點領域,加快實施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孫克表示,面向供給端,發揮數字經濟補鏈強鏈作用,暢通工業經濟循環。加快推進基礎和關鍵領域創新突破,特別要加快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技術進一步打通堵點卡點,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靈活性。面向需求端,充分發揮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態擴大需求的引擎作用,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消費和數字貿易等領域布局,不斷拓展工業經濟發展空間。同時擴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消費,增進和擴大新型消費需求。
激發企業主體活力也要重點發力。喬寶華建議,需緊密對接制造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需求,合理確定融資期限,繼續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提升融資支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繼續落實好支持制造業中小企業的助企紓困政策,加大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落實力度,研究并適時出臺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續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振企業發展信心。(記者 郭倩 北京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