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種質創制多學組與大數據平臺,大幅提升蠶絲強度、剛度、韌度的特種高性能Fe蠶絲纖維,創制出青蒿素高且抗干旱的青蒿新種質……這些成果都來自入駐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一期研究團隊。
作為聚焦生物育種戰略服務國家種業振興的重要育種創新平臺,5月27日,西部(重慶)科學城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二期正式運行暨科技成果發布會舉行,聚焦長江上游重要特色物種油菜、馬鈴薯、柑橘、茶樹、羅非魚、淡水魚類等6個二期物種團隊正式入駐運行。這些團隊將發揮現代農業、組學大數據、生物技術等關鍵領域的學科優勢,開展規模化工程化種質創制攻關,服務國家糧食與生物安全。
成果轉化 服務相關產業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為助力打好種業翻身仗,破解種源“卡脖子”問題,西南大學與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協同共建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2022年1月,首期遴選的家蠶、楊樹、青蒿三個團隊入駐運行。
“目前,我們已構建了1000余份家蠶重要種質資源。”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夏慶友教授介紹,家蠶種質創制工程運行以來,已成功構建了多組學大數據分析平臺、家蠶規模化種質創制平臺、現代化人工飼料養蠶工廠,并順利啟動了家蠶的規模化種質創制。
“我們堅持學術基礎研究的同時,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成果轉化落地,為相關產業服務。”夏慶友表示,如家蠶種質創制工程與關鍵裝備的研究,已經建立了基于飼料的家庭智能化養殖技術體系,研發了家蠶人工飼料、智能化養蠶工廠、自動化家蠶胚胎微刻儀,通過智能化的養蠶工廠比人工效率提高50倍。同時,他們積極推進醫療大健康蠶絲生物材料以及特種蠶絲纖維等創新應用,目前多項創新成果已進入實質性轉化階段。
據了解,中心運行以來,已形成4.5萬平方米的科研用房,組建了近200人的科研團隊,攻克了一批創制育種關鍵技術,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新創種質素材1700余份,部分成果已進入轉化階段,培育的新品種推廣面積達2.5萬余畝。
西南大學校長張衛國介紹,兩年來,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獲得教育部種質創新科技專項支持、獲批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批建設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成為支撐服務全國育種創新五大專業化平臺之一。
精準發力 助力轉型升級
此次入駐的二期團隊主要集中在長江上游重要特色物種油菜、馬鈴薯、柑橘、茶樹、羅非魚、淡水魚類等6個物種。在種質創制進展上,這里已經取得了構建了油菜全生育期111個組織器官時空轉錄圖譜,建立了馬鈴薯種質資源庫和快速育種技術,建立了茶樹組培體系等系列成果。
“我們將建成長江上游魚類活體庫,上百種魚類將生活在這里,同時根據長江水生態保護需要增殖放流。”西南大學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二期入駐團隊代表、水產種質資源庫團隊負責人王志堅教授介紹,團隊將通過種質創制方面,培育出更多、更優質、更鮮美的水產品,更多、更美、易飼養的觀賞魚。
張衛國表示,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二期正式運行后,將持續開展種質創制與利用,研發種質創制關鍵的核心技術,通過規模化、工程化、智能化的創制手段,打好“組合拳”,鍛造“中國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生物安全貢獻智慧和力量。
同時,中心將聚力打造開放性科研平臺,強化校地校企合作,聯合攻關,著力打通產學研用全過程鏈條,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努力把中心建設成為西部(重慶)科學城科技人才集聚地,科技創新發源地和新興產業策源地。
根據規劃,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將力爭5—10年完成20億元投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程化種質創制科學設施;攻克10余個重要物種種質創制關鍵技術,創制出上萬個模式物種突變品系、上千個生產實用品系,育成上百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重大產業應用價值的新品種;匯聚一批國際頂尖人才,研發人員達到1000人,培養一批種業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通過產業化運作,培育或支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市種業企業,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為國家種業振興貢獻力量。◎本報記者 雍 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