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稻經過育種技術創新,正在邁入智能育種4.0階段。經過以袁隆平、謝華安等為代表的育種家們的努力,我國水稻種質資源已聚優去劣。目前的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數字化能力,將種質資源優勢進一步轉化為育種創新優勢。”在日前舉行的數字經濟賦能種業振興專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說。
智能育種4.0階段是利用生物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智能育種階段,將大幅度提升種質資源利用率,從而支撐種業振興。“過去育種家們是‘看見什么就選擇什么’,現在可以通過數字技術進行選擇,即‘先預測再驗證’。這大大擴大了育種規模,加快了育種進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遺傳育種中心副主任黎亮認為。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則是種業發展的關鍵。錢前介紹,發掘利用庫存種質資源已成為國際競爭焦點。我國是種質資源大國,如何將其轉化成基因資源,需要數字化技術幫助我們從隨機選擇到精準選擇,才能選出好的品種。
在論壇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周文彬介紹了其團隊最新研究進展:團隊克隆了水稻OsDREB1C基因,可通過多個重要生理途徑的聚合,實現作物高產、早熟以及氮素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數字化是種業科技創新的趨勢。如何把種質資源變成基因資源,如何通過數字技術進一步開發種質的巨大潛能,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周文彬說。
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收集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4萬份,保護了一大批珍稀瀕危資源,每年向科研、育種和生產提供有效利用10余萬份,有力地支撐了育種創新。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把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列為重點工作,同時,今年也是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的收官之年。
高達2.4米的“巨人”水稻、長在我國最南端的“袖珍”棉花……這些生活中很難見到的奇珍異種,正保存在國家作物種質庫里。國家作物種質庫負責全國作物種質資源的長期戰略保存,被譽為種子的“諾亞方舟”和種質資源的“中央銀行”。今年2月,國家作物種質庫聯合騰訊公司,共同發起“國家作物種質庫2.0項目”,以數字化探索讓奇珍異種迎來自己的“數字身份”。項目將建設和完善數據集成與分析系統,提升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能力條件,建設可視化交互式信息展示系統,為全國育種機構和科研人員提供數字化支持。
“全國十粒種,一粒自北京”。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朱西安說,北京將農業科技創新納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范疇,全力打造“種業之都”,正逐步推進種業數字化,建立“表型+基因型”智能育種技術,加快精準育種步伐,逐步實現定制設計育種。
北京通州國際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了智慧育種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公司分子育種實驗室運營負責人靳鳳介紹,平臺的主要業務之一是基于國內外研究與科研院所合作,共同開發了60余個與品質和抗病性狀相關的分子標記,為全國400多家蔬菜種企每年提供近50萬份株育種材料的抗性篩查。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