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操秀英
5月21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電子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青年科學家俱樂部和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的中國電子學會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郵電大學開幕。開幕式上,北京郵電大學牽頭,聯合多所國內知名高校團隊,共同發布了全球首個《第六代固定通信網(F6G)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據介紹,《白皮書》以天地一體化光通信為技術特征,全面分析了當前固定網絡面臨的挑戰,并提出,為了支撐未來的萬物互聯需求,F6G將重點針對覆蓋、生存、連接、智能和安全等能力方面的挑戰進行固定網絡升級,突破智能感知、寬帶接入、高效傳輸、靈活組網和三維呈現等關鍵技術,進而更好地支持未來的全息通信、虛擬交互等新型業務。
面向消費級互聯網業務提供寬帶通信服務
固定通信網是指通信設備之間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實現固定連接的網絡,可向用戶提供語音、數據、多媒體等服務。經過百年發展,固定通信網不斷向著寬帶化、綜合化、IP化、智能化和融合化的方向演進。固定通信網承擔著海量信息傳輸的任務,是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也是支撐社會數字化轉型的信息系統底座。
在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驅動下,固定通信網在近三十年得到了快速發展。1900年至2000年期間,固定網絡主要承載語音業務;2000年至2006年期間,固定網絡主要承載網頁業務;2006年至2012年期間,固定網絡主要承載視頻流業務。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新型業務具有更高的業務質量需求,對固定網絡的帶寬、時延、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業界開始以代際劃分的形式為固定網絡定義發展路徑,提出第五代固定通信網(F5G)。
雖然F5G已經可以滿足地面業務的多種需求,但地基固定網絡在建設成本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因此,以衛星為基座的天基通信系統正在快速發展,未來將與地面固定通信網進行深度融合,共同面向消費級互聯網業務提供寬帶通信服務,形成天地一體化的F6G。
天地一體化網絡是未來F6G架構研究的核心方向,由衛星組成的骨干網絡使得地球上的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高速寬帶無線接入服務,克服距離障礙,實現包括地面、高空平臺在內的任意兩點之間的高速通信,達到全球無縫覆蓋。F6G將實現衛星網絡與地面光纖網絡的互連互通,構成天地一體化光通信系統,滿足不同行業對下一代網絡的需求,極大地提高用戶體驗,推動社會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高質量增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沙飛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要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隨著光電子器件的不斷發展,新通信場景的不斷涌現,F6G技術有望為下一代的智能互聯網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天地一張網實現海陸空無縫覆蓋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英指出,具有大帶寬、低損耗、強抗干擾能力的光纖通信網絡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寬帶化的基石,作為“千兆光網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承載的數據信息是實現“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其所承載的數據信息對社會經濟運轉與建設發展意義重大。
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徐坤也指出,光通信技術作為信息通信領域的重要支柱,在服務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在支撐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快推進光通信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已成為夯實數字經濟設施底座、提升關鍵技術領域競爭力、統籌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舉措。
2021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指出,互聯網發展已進入萬物互聯階段,新的應用正在向固定通信網提出更嚴峻的挑戰。
基于天地一體化的F6G可支撐大尺度空間的全時全域寬帶互聯,配合裸眼三維顯示技術真實度高、參與感強和沉浸感佳的優勢,未來可支撐各類全息通信應用。
在虛實交互方面,F6G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提供高速、穩定、低延遲的數據傳輸和通信支持,實現更加流暢、更加真實的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應用。
在信息互聯方面,F6G可通過天地一張網實現海陸空無縫覆蓋與萬物互聯。在F6G支持下,可接入的人、物和設備規模將進一步提升,即無論是有人區還是無人區,都能實現網絡覆蓋,以延長人類活動所能觸及范圍。被聯接的人、物、設備可能升級為可相互連接的“數字物種”。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