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的過程是重塑思維習慣的過程,也是重塑整個社會經濟結構、人們行為方式的過程。數字化轉型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
數字經濟借助數字基礎設施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大規模的升級改造,提高社會全要素生產率,從而實現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數字金融是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信息化時代,金融行業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并借助它掌握的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數據的優勢,不斷地延伸自己的業務關系,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業務模式,不斷地創新自己的客戶服務的方式。
數字金融并非簡單地使用傳統的金融方式,在數字時代進行融資、投資、股份制改造等活動,而是需要從思維模式、管理方式、行動指南等方面做出重大改變,以滿足數字時代的需求。金融機構需要進行重大變革,從傳統的單機信息化轉變為互聯、共享的數字化內部管理,從部分的數據共享轉變為全部共享,從機構內部的互聯共享進一步發展為內部與外部的共享交換。這些重大變化意味著金融機構在管理、業務服務、供應鏈、評估體系等的全方位數字化轉變。其中,思想意識的轉變尤為重要。如果金融機構服務的對象、客戶都在用數字思維思考問題,作為服務主體卻仍然沿用傳統工業化的思維模式,那么,這樣的金融機構將面對與社會脫節的風險。
同時,我們不得不思考另外一個話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會出現風險和挑戰。從數據安全的角度看,過去的問題僅僅集中于單個計算機,當內部共享數據時,出現問題的范圍將擴大到整個內部數據;當內外部數據交互時,出現問題的范圍將更加廣泛。 因此,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首先要確保數據安全,有一套保障安全的方案。比如,金融機構的管理者要考慮在處理數據時伴隨的數據流失對數據造成的影響。另外,管理者也要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在共享交互數據的過程中保護個人隱私。
二、保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意義
從技術角度看,建立起數字化信用風控體系,是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而這就意味著,金融機構需要搜集和管理大量企業信息和個人信息。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機構更多考慮的是數據的完整性和共享性,而安全方面的思考投入可能并不充分。這很可能會導致后續數字應用過程中出現新的問題。
從金融業務角度看,金融機構要以價值釋放為核心、以數據賦能為主線,用數字技術創新傳統金融服務模式?,F在,我們要從工業化和半工業化的狀態跨入數字化時代,在地區與地區、企業與企業之間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轉變思維模式是重大挑戰。
同時,在數據安全治理方面,面對新的客戶要求,金融機構如何改變服務模式,如何重新組合數據,挖掘以前收集數據的特殊價值,也是金融機構需要思考的重大問題。
從服務生態角度看,金融機構需要創新數字化過程中的數據安全治理與服務對象的數據共享的模式,創新金融服務的產業生態。比如,在數字化時代,金融機構如何根據企業擁有的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數字化價值財產,對企業進行估值,并在此基礎上,給企業進行投資、貸款或融資等。這些與傳統思維的差距非常大,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后,才能產生可靠的答案。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必然涉及服務對象和數字金融之間的數據流動。這一過程需要相關安全技術、設備、管理、培訓等作為支撐和運維保障。而服務對象的反饋可以幫助金融機構進行數字化的業務觀察和創新,進而改進和創新業務模式。
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需要考慮安全機制和數據安全管理等問題。有些數據不是看得越緊越好,有些數據不是開放得越大越好,如何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開放和共享,是一個重要課題。
從金融本質上講,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機構、企業的主要業務活動之一。在實體經濟也面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金融機構要與實體經濟協調互動,更好地服務于轉型中的實體經濟。
對金融業而言,數字化會帶來新的金融風險,需要金融機構、IT人才、安全人才共同思考解決。數字化涉及方方面面,金融機構的管理者不能只懂金融、數據,還需要了解安全問題。
總之,金融的數字化轉型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數據安全問題,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一起探索。
(李新社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