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長沙天心經開區聚焦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優勢領域,將數字經濟作為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
數字經濟具有新質生產力的典型特征,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數字經濟涵蓋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眾多領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撐點。長沙天心經開區搶抓大數據歷史機遇,高起點規劃數字經濟發展路徑,高質量謀劃平臺布局,高標準涵養產業生態,布局形成了一個數據交易所、兩大算力中心、八大數據中心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持續加快“數據+算力+算法”技術集成創新,園區數字經濟產業規模近400億元。
數字經濟驅動產業綠色轉型,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動力。數字經濟重點涉及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領域。以產業數字化為例,其通過運用新一代數字科技,對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能有效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數字經濟是綠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動能。長沙天心經開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將數字經濟作為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兩年內將361家傳統低效工業企業全部出清。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并快速融入經濟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講,誰能下好數據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占據優勢、掌握主動。長沙天心經開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依托全國第五家、中部首家、湖南唯一的持牌數據要素市場運營機構——湖南大數據交易所,構建“前端有數據存儲、中間有數據生產與監管、后端有數據交易與應用”的產業鏈生態,已形成以政務、地理信息、氣象、音視頻4個數據源為主的數據要素循環體系。去年湖南大數據交易所交易系統1.0正式上線,至今累計交易額超12億元。
數字人才作為關鍵資源,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源泉。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長沙天心經開區站在數字經濟發展全局,乘著數字經濟的東風,深入實施“天心紅”數字人才工程,建設“科技副總”服務站,推動高標準引進和高質量培養兩手抓,引進培育超3萬數字人才匯聚于園區,為數字經濟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培育建起“蓄水池”。
(作者曾紅鷹 系湖南長沙天心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