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j7xcw"><thead id="j7xcw"></thead></u>

    <wbr id="j7xcw"><table id="j7xcw"><button id="j7xcw"></button></table></wbr>
    <u id="j7xcw"></u>

      1. <wbr id="j7xcw"></wbr>
        <input id="j7xcw"></input>

        中國企業報集團主管主辦

        中國企業信息交流平臺

        微博 微信

        重慶:金融創新助力實體經濟綠色轉型

        2021-12-07 15: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次閱讀
         
        重慶:金融創新助力實體經濟綠色轉型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產業綠色轉型任務日益緊迫,亟須金融支撐。肩負著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重任的重慶市,近年來著力創新機制,推動金融機構加速金融資源“低碳化”配置,探索破解綠色信貸項目識別、綠色績效核算等難題,促進綠色金融規模快速增長,助力實體經濟加快綠色轉型。

          同時,專家指出,深化綠色金融改革,仍面臨綠色評價、核算體系不健全不統一,部門和政策協同不夠等問題,亟待合力破解。


        1310355833_16388354711191n.jpg

          近年來,在綠色金融支持下,長江上游最大江心島——重慶南岸區廣陽島大力實施生態修復,同時在島外積極打造低碳、綠色高技術產業的廣陽灣智創生態城。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倒逼+激勵”促金融業務“降碳”

          清華大學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一項報告顯示,僅重慶市未來10年產業綠色轉型、低碳經濟發展所需投資就達3.1萬億元,將主要依賴以金融系統為支撐的社會投資。但此前,金融機構對國家限制性的“高碳”行業仍存在一些融資支持,而面向制造、建筑、交通、農林等行業綠色轉型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不足。

          “造成這種狀況既有歷史原因,也有傳統產業結構鎖定的影響。對此,我們著重從引導金融機構業務‘降碳’、加快重點行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兩方面破題。”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綠色金融工作有關負責人介紹,首先依托金融行業自律組織,參照人民銀行總行“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赤道銀行”等標準制定“金融機構氣候與環境信息披露模板”,倡導所有金融機構從綠色金融發展計劃、綠色貸款投向、貸款產生的碳減排量等角度,開展環境信息披露。2021年,全市71家金融機構披露了年度環境信息,其中11家機構2020年新增綠色項目貸款平均碳減排73.83萬噸。其次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對金融機構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數據月度采集,按人民銀行總行“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要求,生成綠色績效評價表,納入央行金融機構評級,并配套總額20億元的再貸款和50億元的再貼現工具,激勵其加大對綠色項目的資金投放。

          與此同時,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金融管理部門積極構建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園區和企業共同參與的平臺和機制,為金融機構綠色低碳業務發展,培育和開辟市場空間。依托年產近百萬臺汽車的重慶兩江新區,探索汽車綠色供應鏈金融;在廣陽島智創生態城開展金融支持零碳示范區建設;在三峽庫區腹地的萬州區,開展金融支持生態農業、康養旅游的產品創新;在老城區集中的渝中區,則重點推動金融支持打造依托抗戰金融機構舊址綠色建筑改造為核心的“綠色金融大道”和“綠色低碳示范街區”等。重慶聚焦重點行業,探索針對綠色建筑消費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建筑建設單位、建材企業等發行綠色債券、資產支持票據等,最終形成金融與綠色制造、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農林等融合發展的五大核心區和八大重點區。

          在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重慶綠色貸款余額超3500億元,較年初增長33%;綠色債券余額達379億元,同比增長61.9%;綠色租賃、綠色消費金融等也快速增長。各類綠色金融產品達180余款。

          破解綠色項目“識別難、評估難”

          7月底,重慶市級綠色工廠示范企業三五三三印染服裝總廠有限公司以10萬噸碳排放配額作為質押擔保,從重慶銀行獲得4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

          在重慶市大足區,從事資源回收的龍頭企業重慶中天電子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前不久也收到了重慶三峽銀行提供的三年期2億元專項貸款。大足區金融發展事務中心主任謝榮介紹,該筆業務是全國首筆針對“廢棄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發放的信用貸款,款項將用于企業購買廢棄電器電子,助推轄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向無害化、減量化發展。

          “沒有實物抵押,利率優惠了近1個點,相當于‘綠色信用貸’。公司正在新建回收網絡,這筆資金解了燃眉之急。”公司總經理彭會剛說。這一系列突破,得益于重慶創新搭建“金融—綠色項目”對接機制和平臺。

          “政府和金融機構對綠色項目認定不一致,綠色項目識別對接難;企業綠色轉型、項目減碳減排的效益難以準確評估;政銀企“綠色”相關信息不對稱等,是制約金融助力綠色發展的重大瓶頸。”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綠色金融工作有關負責人說,為此,我們著力完善綠色項目評價標準、核算體系,建立綠色相關信息互通機制,搭建綠色項目智能化識別平臺,有效破除了堵點。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與重慶市發改委聯合制定“重慶市綠色項目(企業)評價標準”,完善了碳績效核算方法,為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與重慶市住建委聯合印發“綠色建筑與綠色金融協同發展工作試點方案”,創新推動綠色金融支持建筑產業綠色化發展;與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制定“碳排放權抵(質)押貸款管理指南”;與重慶市發改委、生態環境局按照“可操作”“可計算”“可驗證”“可披露”“可報告”原則,啟動項目碳賬戶監測機制建設,并統籌金融機構建立起綠色項目環境效益測算體系,在建筑、交通、工業、農林等重點領域推廣應用。

          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從過去的政府推薦綠色項目,升級為“大數據發現綠色項目”。2019年起,重慶市依托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自主創新、持續迭代搭建起覆蓋全市的“長江綠融通”綠色金融大數據綜合服務系統(以下簡稱“長江綠融通”系統),打通金融、發改、生態環境等部門和區縣政府信息平臺,實現環境評價、綠色績效等上萬條信息的共享,并通過對企業和項目的減排減碳、環境績效、經營狀況等數據模塊化、標簽化,實現了金融機構對綠色項目的智能化識別、審核。目前,“長江綠融通”系統正根據《金融機構碳核算技術指南(試行)》,啟動碳智能核算平臺開發。統計顯示,截至9月底,重慶金融機構通過“長江綠融通”系統成功識別綠色項目超1500個。

          “綠色項目識別對銀行來講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過去主要靠地方政府推薦項目,銀行專業部門審核,識別對接的成本高、風險不可控。現在通過智能化識別系統,實際上形成了‘市場發現項目’機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成功率。”重慶銀行副行長周國華介紹,借助安全、高效、多元化的對接平臺,今年上半年全行綠色貸款余額176.0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2%,預計未來5年將運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綠色消費”的全方位金融服務,為碳達峰、碳中和及氣候投融資項目提供500億元金融支持。

          與此同時,重慶還成立了全國首個區域性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重慶市西部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一方面為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社會資本“供給側”找項目,另一方面為減碳、降碳類產業和項目等資本“需求側”找資金。目前,促進中心已同各商業銀行簽署近1000億元的氣候投融資支持戰略合作協議,篩選儲備綠色項目數百個。

          綠色金融提速仍須協同突破

          在綠色金融等一系列綜合措施推動下,近年來,重慶實體經濟綠色轉型步伐不斷加快,2020年全市碳排放強度降至0.70噸/萬元,較2015年累計下降超過22%。其中2020年重慶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15年下降16.6%。

          盡管綠色金融創新取得積極進展,但部分專家指出,要充分發揮金融助力綠色發展的“催化劑”作用,仍須突破幾大障礙。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等表示,一是目前全國綠色產業、項目、綠色績效的評價和核算標準尚未完全統一和細化,這對金融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合理配置帶來不利影響;二是一些地方在制定綠色減碳發展規劃時,對金融系統提前介入和綠色金融同步規劃缺乏認識,導致金融支撐不足;三是財政、產業等部門對綠色金融發展還需進一步加強。

          對此,專家建議,首先要加快構建全國統一的綠色產業項目、綠色金融產品和綠色金融機構標準體系;充分發揮碳交易市場等生態價值實現平臺的定價作用,積極開展碳普查,構建企業碳賬戶體系,進一步完善企業、項目綠色效益和減碳績效的統一核算制度;同時對接歐盟等綠色金融先行國家和地區的標準體系,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其次,應加強金融系統與各級生態環境、發展規劃、工業交通建筑等行業管理部門的聯動,共同制定區域綠色低碳發展中長期目標,明確協同減排線路圖,讓金融機構提前參與綠色項目謀劃和實施;在支持能源、交通、工業、建筑領域大中型綠色企業和項目的同時,要重點針對綠色小微企業、綠色消費和綠色農業等出臺專項發展政策。

          此外,強化財政、金融監管政策對綠色金融發展的推動。各級財政部門可探索建立碳減排基金,給予綠色貸款、綠色債券貼息,建立專門服務于綠色融資的政府性擔保、增信體系,完善風險補償機制;金融監管部門適當放寬綠色金融業務的風險容忍度,以聚合更多社會資本投資綠色轉型、低碳發展。(記者 張桂林 劉恩黎 重慶報道)

        點贊()
        上一條:濱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無差別“一窗受理”改革構筑便民服務連心橋2021-12-02
        下一條: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助力廣州創新試點城市建設2021-12-10

        相關稿件

        錨定服務實體經濟 多舉措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2021-03-05
        上半年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有多大 2021-08-07
        重慶璧山:創新“金鑰匙”激活產業轉型升級 2021-04-12
        王凌霄:資本服務實體經濟,金融助力文化騰飛 2019-12-24
        央行: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1-09-28
        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報 中國社會經濟網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新浪財經 鳳凰財經 中國報告基地 企業社會責任中國網 杭州網 中國產經新聞網 環球企業家 華北新聞網 和諧中國網 天機網 中貿網 湖南經濟新聞網 翼牛網 東莞二手房 中國經濟網 中國企業網黃金展位頻道 硅谷網 東方經濟網 華訊財經 網站目錄 全景網 中南網 美通社 大佳網 火爆網 跨考研招網 當代金融家雜志 借貸撮合網 大公財經 誠搜網 中國鋼鐵現貨網 證券之星 融易在線 2014世界杯 中華魂網 納稅人俱樂部 慧業網 商界網 品牌家 中國國資報道 金融界 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招商聯盟 和訊股票 經濟網 中國數據分析行業網 中國報道網 九州新聞網 投資界 北京科技創新企業誠信聯盟網 中國白銀網 炣燃科技 中企媒資網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廈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 濱州東方地毯集團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喜來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亚洲黄色无码免费网站_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_国产成人观看免费全部完_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1页
      1. <u id="j7xcw"><thead id="j7xcw"></thead></u>

        <wbr id="j7xcw"><table id="j7xcw"><button id="j7xcw"></button></table></wbr>
        <u id="j7xcw"></u>

          1. <wbr id="j7xcw"></wbr>
            <input id="j7xcw"></input>
            日韩国产欧美二区手机在线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 中文高清亚洲电影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高清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图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