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2月12日電 題:讓人文資源在“文旅熱”中發光
新華社記者褚曉亮、段續
春節假期中,位于吉林大學校園的“地質宮”火了。青瓦紅柱下,眾多參觀者有序排隊入場。這座古樸厚重的老建筑,是李四光、黃大年曾工作的地方,也是電視劇《人世間》的取景地,有許多動人故事。
不僅“地質宮”受關注,沈陽鐵西的工業景觀、青島大鮑島的里院建筑、大同古城的綿綿巷……不少“外地人沒聽過、本地人沒去過”的老建筑、老社區、老街巷,因豐富的人文故事在社交平臺上流量頗多,在春節長假里吸引八方來客,掀起一輪新的“文旅熱”。
這輪假日“文旅熱”的背后是“文化熱”,是人文資源精彩出圈。游客的文化素養持續提升,旅游需求不斷向深層次的人文體驗拓展。大家出行游玩,已不單單是為了“看山看水看景”,從“打卡拍照”的“我要去”,逐漸升級為深度融入地方人文特色的“我要感受”,文化風越來越受關注。一批帶有歷史筆墨、富含人文情懷的文化地標備受青睞,其融合的歷史要素和人文精神,契合了游客不斷升級的文旅需求。“文旅熱”折射出游客對人文故事的喜愛和對文化特色探尋體驗的期盼,也體現了各地獨特人文資源的巨大潛力和吸引力。
多地正在順應游客期盼,順勢而為,讓人文資源在“文旅熱”中煥發更多光彩。開放校園、校史館,講述名家故事,制作參觀攻略;整體謀劃,梳理老城、老街里的人文故事;“摸底”城市底蘊,推廣人文遺址,尋找記憶共鳴……許多“隱姓埋名”的人文資源,正逐漸釋放出耀眼的光芒。
廣袤中華大地,文化博大精深,各有各的精彩。隨著“文旅熱”涌動,將會有越來越多人文資源被發掘出來,一場場文化盛宴讓人深切感受中國之美。
相關稿件